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打开一扇沟通世界的窗户

article_img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园一景。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article_img

2024年11月,天津外国语大学师生助力2024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

article_img

2024年5月25日,天津外国语大学第七届国际文化节开幕,学生们在合影留念。

article_img

2024年5月,阿联酋“百校中文项目”春令营学生团组体验活字印刷术。

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洋楼建筑群之一,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苑”。五大道之一的马场道南侧,坐落着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场道校区。校园内,法式建筑钟楼、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创办的北疆博物院已历经百年、意蕴悠长,早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打卡点。

作为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八所外语类院校之一,今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迎来了建校60周年。这座典雅的校园,在长达一甲子的时光中,已经成为一扇与世界沟通的窗口,既聆听着来自世界的声音,也向世界讲述着中国的故事。

从“译世界”,到“译中国”“译天津”

书架上,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尤利西斯》,译者金堤。这部20世纪著名的小说,曾因难度过高,在很长时间里令翻译家们望而却步,而金堤先生,正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另一排书架上,摆放着《金鱼》《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男人的故事》等,作者都是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安妮·艾尔诺,译者都是郭玉梅。

金堤、郭玉梅,都是在任教天津外国语大学期间,着手翻译了这些世界名著。像这样将世界名著等引进中国的翻译工作,天津外国语大学已经开展了60年。

翻译如同一座桥梁,促进着世界文化与思想的交流。60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培养出一批在中国外语界享有盛誉的语言学家、外交家和翻译家。为了缅怀并传承资深翻译家金堤先生的翻译精神,2024年9月28日,在国际翻译日即将到来之际,天津外国语大学建校60周年首届金堤翻译奖颁奖仪式隆重举行,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许钧等9位翻译家荣获首届金堤翻译奖。

今天,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开设了33个外语专业,包含31个语种,其中24个非通用语种基本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肩负起培养一大批精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语言且能跨文化沟通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的重任。

快,是已经在此工作十余年的俄罗斯籍语言学家伊琳娜对学校语种建设的直接感受。“刚到天外工作的时候,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仅有6门外语,如今已发展至16门。”

时代,给这所大学提供了全新的课题。

过去的“译世界”,是将国外的经典名著译介到中国。今天,同样重要的任务是“译中国”——将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宣介到世界,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这方面,同样已经取得累累硕果。

这里,有全国唯一的“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对外翻译研究”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迄今已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百余人。重点建设的“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两个高端学术平台,大力开展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外译和学术文化外译,已参与完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中国式现代化》等50余部、600余万字的文献外译任务,用翻译讲好中国故事。

以《中国式现代化》英文版为例。今年,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国际传播外译研究中心副主任周薇副教授、青年教师邹静翻译完成后,由圣智集团盖尔公司在海外成功出版发行,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窗口。该书不仅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更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维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性、目标与实现路径,为全球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见。

“译天津”同样成为了学校的品牌,几年间,天津外国语大学承担翻译了《行进天津》《匠心筑梦——走向世界的鲁班工坊》《博物问津》等多部大型专题纪录片,以及《天津指南》《天津概览》等多部展示天津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成就的丛书,在海内外引发热烈反响。除此之外,学校还参与到第八届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和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外宣品翻译工作中,先后翻译了《潮起天津》《大美中国-天津篇》等外宣品,服务天津市“十项行动”,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

通过“比较”,开好一门大思政课

已有百年历史的教学楼前,一块做成书页形状的石头上,除了中文“比较”,还用31种语言写了“比较”一词。对应的,正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本科开设的31个语种。

这里是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制度比较思政课重点实验室,建成于2023年5月。门外的“比较”二字,正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实验室里,有100个精心挑选的实景化中外制度比较案例,既有图片、文字,也有视频,最重要的是,方式生动而鲜活。

“这是学生们自己找的中美电力故障对比,我们在展板中看到,美国的电网是私营的,而且各州之间相互封闭、各自为政。与之相比,中国电力系统多年来故障率越来越低,始终是党和政府重视的民生工程。”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军告诉记者,光这一个案例,学生们就先后找了七八个不同的故事。

高立军说,这个实验室主张用事实、案例来讲道理,不去讲枯燥的理论,鼓励学生们在这样的“大思政课”中,看懂学通“中国之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在比较中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更加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自信自立。

这是教学相长的课堂。学生们不只需要学习实验室已有的案例,还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中外制度比较案例作业,其中优秀的案例还将成为下一届学生的思政课学习素材。

“学生自发寻找案例,从听课者变成参与者,有的还成为志愿讲解员,效果远远超过一般的课堂讲授。”高立军说。通过这种方式,很多学生建立了自觉的“比较”意识,培养了扎实的“比较”能力。

从这里开始的创新,不但教育着广大天津外国语大学的学子,更惠及着更大范围的大中小学生们。

如今,该实验室已成为天津市“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重要创新项目。作为“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天津)”的实践教学基地,天津外国语大学已组织一体化联盟单位数千名大中小学生到实验室开展一体化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式铸魂赋能综合教育平台。

几年来,这里积极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天外模式”,为上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了有益探索。

天津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周红蕾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思政课实验室建设为切入点,将实验室的实践成果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让教学成果和教学方法可拓展、可参考、可借鉴。

“走出去”,一起讲好中国故事

近200年来,泥人张一直是天津民俗文化的代表。今年,他们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推出的“国之脊梁”系列作品,在天津美术馆面向公众展出。其中,从两弹元勋到航天楷模,从服饰外貌到人物动作,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

对泥人张彩塑工作室来说,这组作品的另一个特殊之处是,在与天津外国语大学建立合作之后,通过“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项目,这样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有机会去往意大利、葡萄牙等国家,“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通过这样的项目,天津外国语大学以非遗文化,搭建起了许多座中外友谊之桥。

比如,今年8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承办的第五次“汉语桥”非遗文化体验线上团组项目顺利开营。项目面向俄罗斯、越南的197名汉语爱好者展开。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党委书记李鲁宁介绍,通过课程,十天的时间里,来自全世界的学员们可以“云游”天津杨柳青和泥人张博物馆,线上体验杨柳青年画、泥人张、风筝魏的制作过程,体验南京云锦、福鼎白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踏上一场科技与非遗文化交织的独特旅程。

让中国故事“走出去”,对于天津外国语大学来说,几乎每天都在实践。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今年获得了教育部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多语种版)丛书,由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撰写、翻译。书中,既有对古代科技的介绍,如唐代发展起来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也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如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等;更有体现中华民族多姿多彩文化艺术的内容。

这个工作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丛书前期调研工作于2018年1月启动,1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从高海拔地区到偏远山区,都留下了师生们奋斗的身影。调研持续了550余天,形成了近40万字的调研成果。最终,丛书首批在海内外发行万余册,覆盖1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学界关注和好评。

另一个例子是孔子学院。多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先后与韩国、葡萄牙、俄罗斯等国高校合作开设9所孔子学院,在4所合作院校分别成立了中国学研究中心、中国学资料中心和中国文化中心,先后选派中方院长、汉语教师、学生志愿者700余人,到30多个国家担任中文教学工作。

多年努力之下,海外孔子学院荣获5次“优秀孔子学院”称号,4人荣获“孔子学院先进个人”称号。目前,该校承办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位居天津市高校首位,先后两次被授予“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院校”奖项。其中,2023年,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孔子学院获评“全球示范孔子学院”。今年,天津外国语大学还成立了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

还有在天津举办的国际会议。今年11月在天津召开的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随处可见该校师生们的身影。天津外国语大学精心组建了由497名志愿者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覆盖了全校十大学院,涵盖了英语、西班牙语、俄语、法语、阿拉伯语、斯瓦西里语等多个语种专业,他们热情洋溢地接待了来自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外宾。

“请进来”,体验中国文化之美

一首原创歌曲《在名叫天津的地方》,获得了第二届“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一等奖。歌曲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师生共同完成——意大利籍教师阿尔贝托作曲,马达加斯加留学生洛夫、蒙古留学生爱玛、国际教育学院老师赵伯杨、国际传媒学院学生崔梓萌共同演唱,讲的是各国青年人相聚中国、增进友谊促进文化交融的故事。

在美丽的百年建筑中,外国人在天津外国语大学爱上中国,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

比如作曲阿尔贝托,这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意大利语专业外籍教师,多年前就着迷于中国,娶了一位中国姑娘不说,还在2023年初带着他们的孩子从意大利来到了天津,正式开启新生活。与学生共同创作有关中国文化的音乐,已经成为他的业余爱好。

真正培养知华友华派,需要付出多年努力。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如何凸显中国文化魅力。国际教育学院的国际中文教育相关课程,就围绕天津这座城市想妙招,推出了津韵(民歌民乐赏析)、津味(“非遗造物,向世界讲中国”)、津乡(天津人·天津事“近代百年看天津,名人故居探访”)、津声(“天津人文的由来”天外文博大讲堂)文化选修课程和考察路线等活动。

汉语教学,也是这里的传统特色。1980年6月,该校成立对外汉语教研室,设立对外汉语专业,开始举办教授外国学生的汉语学习班,同年8月,为日本国际青年交流协会25名日本留学生举办了为期3周的汉语学习班。学校积极打造具有天津特色的“中文+”留学生特色育人品牌,探索高校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中文+职业技能”联合培养,建设更具竞争力的来华留学课程体系,培养既懂中文又懂专业技术的人才,显著增强了对海外留学生的吸引力,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来,学校借助外语语种专业多、国际交流渠道广的优势,大力推进“留学天外”品牌建设,如今已与世界50多个国家的330余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接收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的2000余名长短期留学生来校攻读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或者短期研修,累计招收来自110个国家和地区的线上线下留学生超过2.5万人次。

还有很多年轻人通过“汉语桥”前来,近距离感知中国文化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比如,今年8月,天津外国语大学承办了阿曼教育部委托的青少年“津沽印象”汉语桥项目,来自阿曼的20余名青年在为期两周的研学活动中,多维度感知中国。在天津,他们前往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天津滨海新区图书馆等多地探访,体验天津非遗手工艺银饰制作,学习篆刻体验、经典名篇诵读等中国文化课程……

今年以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先后承接了29批次、共计1947人次的“汉语桥”暑期夏令营等来华留学生项目。2020年以来,超过4000名外籍学员参加了天津外国语大学组织开展的“汉语桥”线上交流团组项目,有30门“汉语桥”视频课程入选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优秀课程资源库。

还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天津外国语大学已经连续多年举办大使进校园、国际文化节、欧洲文化周、印尼文化月、“文明互鉴·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国别和区域研究高端论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学术论坛等系列活动,承接教育部“中新大学生互访项目”、天津市与白俄罗斯莫吉廖夫州教育领域圆桌会议、在华留学生武术训练营活动,等等。

天津外国语大学校长李迎迎告诉记者,通过与全球高等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强青年学生和学者在人文方面的互访交流,做好“请进来”“走出去”两篇文章,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一精多专、能堪大任”的国际化人才,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融通理解,促进文明互鉴。

李迎迎认为,新时代的外语院校要培养一批既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又具有全球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也通晓国际规则的专业人才,“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本报记者 武少民 刘少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25日 第05版)

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