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访英行程在即 特朗普却和特雷莎·梅“毫无默契”?

article_img

图为英国首相特雷莎·梅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片 。(图片来源:均据新华社资料图片)

【欧洲时报玉恬编译报道】二人的会晤毫无默契。特雷莎·梅想讨论外交政策,唐纳德·特朗普却聊起了高尔夫;特朗普称她太“弱”,“像个女校长”,梅怪他“谈话不着边际”。《英国电讯报》美国编辑本·莱利史密斯(Ben Riley-Smith)采访了英美这两位政府首脑的助手和密友,请他们分析了梅如何才能争取到特朗普的支持,以及是否存在争取的必要。

七国峰会上 英美首脑隔阂显露无疑

七国集团峰会本应彰显西方国家的凝聚力,而本届峰会却堪称一场灾难。

6月初,几大首脑齐聚加拿大七国集团峰会时,对峰会的成果均未抱什么期待。由于特朗普发起了贸易战,又退出了伊核协议,所以欧美同盟之间已经有了嫌隙。

然而即便是在不抱期待的前提下,这次峰会也糟糕得有些过分了。特朗普先是提议重新接纳俄罗斯,之后又拒绝放弃贸易关税,最后拒绝签署联合公报,还侮辱了东道国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特朗普不可预测、史无前例的处事风格在这次峰会中显露无疑。不仅如此,在英国人眼中,这次峰会还暴露了英美首脑之间的明显隔阂。

在前俄罗斯间谍谢尔盖·斯克里帕尔(Sergei Skripal)与尤利亚·斯克里帕尔(Yulia Skripal)中毒事件后,首相梅花了三个月建立了反俄罗斯国际联盟;梅未能在加拿大与特朗普面对面会谈;特朗普给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内的一系列首脑与自己的关系打了满分10分,其中不包括梅。

7月13日,梅得到了扭转局面的机会,特朗普在访问了越南和梵蒂冈等17个国家之后,终于可能来访英国。英美关系为何踯躅不前?特朗普和梅的不合是否真的伤害了英国的国家利益?如果是这样,美国总统承诺的脱欧后贸易协议将意味着什么?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特朗普和梅的关系,我们采访了20多位与二人有直接交集的政府官员、朋友、现任和前任同事和盟友,共同分析了在首脑未能结下友谊的情况下,英美关系的复杂局面,以及在这位最不正统的美国总统的压力之下,所谓的英美“特殊关系”是如何大打折扣的。

“最好的策略就是与特朗普拉近距离”

早在2016年11月特朗普出人意料地赢得大选时,英美新首脑像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 Thatcher)和罗纳德·里根(Ronald Reagan)一样建立亲密伙伴关系的希望已经非常渺茫了。一年前,当时的内政大臣梅坚信特朗普不能赢得大选,还批评他的移民政策“分裂、无益、错误”。她最亲近的助手尼克·蒂莫西(Nick Timothy)更直接地在推特上抱怨,“特朗普上台之前,美国政治就一团糟了。”菲奥娜·希尔(Fiona Hill)直接写道,“唐纳德·特朗普是一个笨蛋。”美国大选时,他们是首相梅的幕僚长。

特朗普在赢得大选之后,几乎无意遵守外交惯例。他最早通话的国家首脑中并不包括梅在内,后来他又公开支持前英国独立党首脑奈杰尔·法拉奇(Nigel Farage)担任英国驻华盛顿大使。梅的团队措手不及,对手突然崛起,并且彼此基本政策存在分歧。于是他们很快就采取了新的策略——支持美国新总统。

“英国外交部几乎立即判定,最好的策略就是与特朗普拉近距离。”去年离开英国政府的蒂莫西说,“英美关系是英国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谁都不想破坏。”他们希望梅与特朗普交朋友,进而影响特朗普的思想——同时争取一定的政治空间,能在必要时对特朗普提出反对意见。蒂莫西和希尔很快就被派往华盛顿和纽约,与英国驻美大使金·达罗赫爵士见面,并试图多多了解特朗普。在结识了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成员以及商业伙伴后,他们得出了一个确定无误的结论——不应墨守成规。

蒂莫西回忆道,“不能用理解其他政客的方式去理解特朗普。因为他没有花上50年时间去研究全球地缘政治问题;他没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这意味着他并不接受公众默认的观点或共识。这给英国带来了风险,也带来了机会。”没过多久,英国政府就开始付诸行动。特朗普就职典礼的几天后,梅便坐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梅是特朗普在白宫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首脑,她此行带来了礼物——代表女王邀请特朗普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特朗普从母亲身上继承了她对皇室的热爱,作为回应,他将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爵士的半身像摆回了椭圆形办公室。

此次访问让英国政府十分激动。新闻报道解读称,英美之间恢复了过去的特殊关系,一张两位首脑握手的照片横扫各大头条,也证实了这个说法。人们不再担忧英国对美大选措手不及。梅也证明了自己有能力赢得政策让步:特朗普本来在竞选中一直批评北约,但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梅运用政治手腕,使得特朗普承诺“百分百”支持北约。“但现在,人们忘记了这次访问有多成功。”一位陪同梅的英国消息人士说。

美方:梅缺乏领导魅力 要求过多

美方的看法与此不同。白宫消息人士回忆称,梅“没什么过人之处”,和特朗普的沟通没有取得成果。“对特朗普来说,一切都是个人因素。”当时参会的白宫首席战略官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解释道,“梅跟他没有一拍即合,没有化学反应,可能只是梅缺乏个人魅力。没有魅力也不是她的错,有的人就是没有。”

这样的第一印象几乎没有改变过。从那以后,两位首脑的几十次会面都没有任何火花。他们毕恭毕敬,并无冲突,只是历任首脑之间的友好氛围不复存在。

特朗普讨厌梅“女校长”一般的态度。去年11月的事件就是个生动的例证。特朗普早晨照例浏览社交媒体,在推特上分享了几则视频。第一条标题称,“穆斯林移民殴打拄着拐杖的荷兰男孩!”第二条称,“穆斯林摧毁了圣母玛利亚的雕像!”第三个是一名男孩被人从屋顶扔下来。这些都是在早上7点之前发送的。

午餐时,特朗普便与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之一英国爆发了全面争吵。对梅而言,因为这三条消息是极右翼政党“英国优先”的副领导人杰达·弗兰森(Jayda Fransen)首先发布的,所以她必须回应。她先是派了唐宁街发言人,然后亲自录制了视频,明确表示:“转发‘英国优先’的推特是错误的做法。”但特朗普做了回击。他在推文中说,“@特雷莎·梅 别盯着我,去盯着英国境内发生的破坏性激进伊斯兰恐怖主义事件吧,我这边一切都好得很。”

幕后情况更糟。特朗普被梅的公开批评激怒,来到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发泄情绪。“他非常沮丧,”特朗普的老友、现任新闻麦克斯媒体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克里斯·拉迪(Chris Ruddy)回忆道,“他认为梅过于挑剔,过于苛刻......她太过分。”撤回批评性推文的想法没有被英国政府采用。梅的盟友们从未后悔公开批评特朗普。内幕人士说,“他出格了。有时我们就是想要说,‘很抱歉,我不接受这样的行为。’”此后过了将近一个月,二人才重新开始沟通。

特朗普的不满不仅是因为被梅公开批评。一位美国高级外交官表示,梅提要求太频繁,已经引发了摩擦。斯克里帕尔与女儿在索尔兹伯里(Salisbury)中毒就是一个例证。梅提出反俄要求时,特朗普没有接受。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问她,“你为什么要让我这样做?”他显然不愿意帮助英国了,然而几周前英国发生袭击事件时,他还承诺过会支持英国。特朗普最终驱逐了60名俄罗斯外交官,梅成功了——不过据报道,后来他抱怨称自己是受了助手误导,误解了德国和法国的做法。

梅的领导因为英国退欧和议会多数席位而饱受考验。特朗普的一个朋友称,特朗普认为梅的领导力不足。特朗普的一位高级竞选助手说,“他希望英国有个更强大的领导人。”还有人把梅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作了对比。“马克龙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梅就只是面对问题而已。”他说,“这样很难让人对她有什么信心。”

英方:他处事反复无常 谈话不着边际

不只是美国有这种无力感。对于英国来说,从特朗普对斯克里帕尔事件转变立场这件事,就能看出与他打交道有多困难。他先是对中毒问题保持沉默,而后又质疑俄罗斯是否有责任,后来他与普京通话时没空提及这一事件,反倒有空去祝贺他成功当选。最终,美国倒是选择了驱逐俄外交官,但那几天英国官员一直在忐忑地猜测,不能确定白宫的保证是否能代表特朗普本人的态度。

特朗普已经习惯于这种反复无常的决策模式。明明对记者宣布了要对欧盟国家免征钢铁关税,两个月后却开始收税;明明宣布要在2018年2月对英国进行“工作访问”,几周后却取消了。虽然特朗普计划将于7月访问英国,但早在2017年1月就提出的国事访问至今还没有着落。

美国总统变幻莫测的态度还给英国带来了一些小麻烦,尤其是两位首脑的电话沟通问题。听过两人电话的工作人员称,特朗普想谈什么就谈什么,但梅总是努力按照事先商定的议程来谈话。

一位前部长回忆说,“他常会插入其他话题。”“我想谈谈伊朗问题; 你为什么聊起来坦伯利了(特朗普的苏格兰高尔夫球场)?”一位前英国政府助手说:“他确实有时会脱离主题,想起什么就聊什么,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甚至是他在电视上看到的事。”

有一次,特朗普出人意料地想起了电影《至暗时刻》,于是问梅,丘吉尔1945年被赶下台后发生了什么。梅大吃一惊,但还是耐心地解释了丘吉尔是如何赢得了后来的选举,旁边的助手们听了这节即兴历史课都不禁侧目。特朗普听完显然很满意,还推荐梅也去看这部电影,说她可以成为当代丘吉尔。

还有一次,去年9月帕森斯格林(Parsons Green)地铁站爆炸案发生后,特朗普发推特批评英国的做法,激怒了英国政府。特朗普在电视采访中表达了关切,还宣称他正要去跟梅通电话。英国政府工作人员看到电视这才得知这件事,助手赶快帮梅安排通话时间。那天晚些时候他们在电话中沟通了这件事。

个性迥异 难以互相认同

尽管二人政治生涯都已接近尾声——梅61岁,特朗普72岁——他们的背景和个性却天差地别。梅出生于一个普通牧师家庭,是独生女,在牛津大学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在议会从政,最后担任了首相之职。她曾经说过,自己做过最出格的一件事就是从一块麦田中穿了过去,还说自己最希望与之共进晚餐的人是英国探险家威弗瑞·塞西格爵士(Wilfred Thesiger)。

而特朗普含着金汤勺出生,已经结婚三次,当真人秀电视明星的时间远远多过政治家。他的律师曾经向艳星斯托姆尼·丹尼尔(Stormy Daniels)支付13万美元封口费,禁止她公开讨论与特朗普的关系——特朗普一直否认这件事。要想了解他的品味,只需看一看特朗普大厦里的黄金电梯。“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喜欢喜欢他的人。”他的朋友拉迪(Ruddy)说,“这是出于他的本能。我认为马克龙真的很喜欢他,并且想要尽力与他交朋友。英国首相怎么想就不得而知了。”拉迪说,特朗普总统对英国有好感,但他从政之前从未听说过“特殊关系”这个词——这个消息可能很难让英国政府放心。

即使是梅的盟友也承认她并不“擅长交际”。英国政府内都知道她不善于闲聊,遇到特朗普这么喜欢被奉承的人就很棘手了。一位前部长和梅西特(Mayite)都说,“特雷莎·梅不会拍马屁。她不会为特朗普改变。双方都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两个人个性都非常强烈,可能很难相处好。我认为特雷莎·梅希望最终能公事公办。”一位刚离开英国政府的人表示,很明显跟梅相处得最好的不是特朗普,而是日本首相安倍。“安倍跟她更相像,因为他也是个严肃的政治家,思考问题很严肃。”这位前内幕人士说,“他们是真正的朋友。梅访问日本时,他们共度了好几个小时。”

英国脱欧仍然是特朗普和梅关系中的另一个谜。与前总统奥巴马不同,特朗普公开支持英国脱欧。据可靠消息,特朗普在电话中承诺,一旦英国脱欧,美国将会和英国签订一项“重大的”贸易协议,并且为英国脱欧提供帮助。

但特朗普会兑现承诺吗?他对盟国征收关税,暴露出他追求美国利益时的冷血无情。无论如何,在2021年前英国都不能完全脱欧,那时特朗普可能已不再执政。

对于嘲笑二人不和以及对英美特殊关系失望的评论家,梅的支持者们说:这些有那么重要吗?她的政策已经取得了胜利,解决了航空巨头庞巴迪的关税危机,并从美国手中为英国安全服务机构争取到了恐怖分子的线上消息。虽然她未能在几个问题上改变特朗普的想法——伊核协议、关于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和钢铁关税——但大多数西方国家首脑都没能做到。

梅的朋友托利党议员达米安·格林(Damian Green)从学生时代起就认识她了,而且不久前还是梅的副总理。达米安说,“朋友也不总能在外交政策上彼此认同,看一看撒切尔和里根吧,他们是最亲近的国家首脑了,但里根在没有通知撒切尔的情况下,无故入侵了前英国殖民地(格林纳达)。还有卡梅伦和奥巴马,他们是真正的好朋友,关系很好,而在叙利亚问题上,英国让美国失望了(国会在2013年阻止了空袭)。“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最终客观利益会胜过一切,即使特朗普在位时也不例外。”

迎合爱好就能赢得支持?

7月份的访问——假设特朗普能如约造访,然而这没有什么定数——可能持续三天之久,这将是个解决问题的机会。

英国官员借鉴了其他国家首脑的策略来争取特朗普的支持。众所周知,特朗普是个皇室爱好者,与女王一起喝茶一定正合他的心意。格林说:“他将见到女王,会看到白金汉宫或巴尔莫勒尔堡。我相信特朗普先生一定很想见到这些,所有美国人都会想见到的。马克龙请他参观了法国阅兵式,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则妙计,我们也可以效仿。”马克龙的策略效果明显。特朗普在巴黎埃菲尔铁塔用餐,并出席了阅兵式之后,现在已经称马克龙为“我的朋友埃马纽埃尔(Emmanuel)”,尽管马克龙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曾跟他叫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是如此,特朗普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包括了参观紫禁城,此后特朗普一直称赞习近平主席。

梅效仿他们能否赢得特朗普的支持?特朗普的一位盟友认为不一定,他很了解特朗普的想法和二人的种种矛盾。“他不喜欢跟他作对的人,”他提到梅公开批评特朗普的事,“唐纳德·特朗普很记仇,很记仇。”

(《欧洲时报》英国版与《英国电讯报》联合专版 本文作者:Ben Riley-Smith 译者:玉恬)

(编辑:龙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