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从战场到剧场:凯恩的幸存之路

【欧洲时报申怡编译报道】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饱受童年困苦,他经历过朝鲜战争,也曾酗酒,陷入过巨大痛苦中,但最终他取得了两次奥斯卡奖,饰演了100多个角色。本篇文章将会解释他是如何成为国际巨星,又为什么卷福(Cumberbatch,英国知名男演员)和抖森(Hiddleston,英国知名男演员)等人不能像他一样。

出身贫寒 却两度取得奥斯卡奖

迈克尔·凯恩曾写过一本心理自助书,虽然他个人从未读过。与他而言,他更喜欢惊悚小说。

“比如连·戴顿(Len Deighton,英国知名编剧)这样的”。他个人也从未看过心理医生。“我想你会因为要接受心理治疗而火大。”他笑道,然后看着我,等着看玩笑后的效果。我也笑了。

他是迈克尔·凯恩,已经85岁高龄了。他是好莱坞偶像,演过100多个角色,比如《伊普克雷斯档案》(The Ipcress File)、《阿尔菲》(Alfie)、《大开杀戒》(Get Carter)、《意大利工作》(The Italian Job)和《圣诞欢歌》(A Muppet Christmas Carol)。

同时,他的嗓音也相当出名,他曾经录过生日贺卡上的祝福语音。他很有魅力,是个好伙伴,即便他的头发稀疏,眼睛模糊,但是他依旧魅力四射。

“不”,他说道,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我个人绝对不会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我会自我排解。我不是说不相信心理学,因为我对此毫不了解。很显然,心理学帮助了很多的人,所以说心理学很有效果。但是……”

在很多方面,他是正确的,他的确可以自我排解。

就某种纯粹的意义而言,他是白手起家,从贫民窟和战壕中寻求生路,经历过挫折、心碎、失败、歧视、酗酒和巨大悲伤。无论是自己的职业还是个人生活,他都为之努力奋斗,不断充实自己,最后取得成功。他取得了两次奥斯卡奖(曾经6次获得奥斯卡提名)。他已经结婚45年了,在乡下,他拥有一座大房子,在伦敦切尔西港拥有一个顶层公寓。我们此次见面就是在这个公寓中,坐在一张巨大餐桌的尾端,架子上摆满了他和孙子孙女的照片,还有他被女王册封的照片,还有一张照片是在他38岁生日时和妻子岁夏奇拉(Shakira)一起切一个巨大的帕芙洛娃蛋糕。

article_img

迈克尔·凯恩任制作人和旁白的纪录片《我这一代人》的海报。(图片来源:迈克尔·凯恩推特)

潜力被挖掘 命运开始发生转变

《远远胜出:生活中的其他经验》(Blowing the Bloody Doors Off:And Other Lessons in Life)是凯恩的第三本自传。他还写过一本年鉴,叫做《不是很多人知道这些》(Not Many People Know That),里面记录了很多令人惊讶的事实。

他也写过一本恐怖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恐怖分子开着飞机撞向了一栋摩天大楼。这个故事是在“9·11”之前构思出来的,但后来一直被束之高阁。表面上,这本新书用来指导电影演员。书中有些部分讲述舞台场面设计和台词学习——一定要记得准时,且时刻记得随身携带一支铅笔。而实际上,这本书是告诉人们如何克服困难,书中记载了一些个人轶事,这些故事质朴却又充满智慧,告诉人们“你的起点在哪里都没关系”。

1933年,迈克尔·凯恩出生了,原名叫莫里斯·米高怀特二世(Maurice Micklewhite Jr)。他的母亲是名打杂的女佣,而父亲是海鲜市场搬鱼的搬运工。这个家庭住在一个只有两间屋子的小公寓,“公寓里没有电灯、没有冰箱、没有室内卫生间,也没有热水”。当时还是一个小男孩的凯恩换上了佝偻病,从而,他不得不穿上治疗靴。他的父亲喜欢赌马,凯恩回忆着,在自己3岁的时候,总是蹒跚地下楼,给催债的人开门。书中充满了这类细节,但这些并不是在凯恩拿起毡头笔准备书写自己的人生时,才释放的深层记忆。他的过往是他神秘外表的一部分,你会感觉那些故事早已尘埃落定,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反复讲述。“我的记忆就像电脑一样,我能记得所有事情的一切细节。”凯恩说。

在二战期间,凯恩被迫撤离,他住的第一个家庭把他锁在了楼梯下的碗柜里,就像哈利·波特(Harry Potter,英国同名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那样。后来,他被母亲解救出来,然后和他的弟弟史丹利(Stanley)一起搬了家,搬到了诺佛克的一个农场里,那里有新鲜的牛奶鸡蛋,还能猎野鸡和野兔。那时,凯恩治好了佝偻病,且迅速长高,超过了5英尺1英寸高的母亲。“战争爆发时,我6岁。虽然这对于世界而言是个悲剧,但是对我而言,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开心。”他说。

当地学校的老师发现了他的潜力,精心培养,让他获得了文法学校的奖学金,并且逐渐影响他,让他终身养成了热爱阅读的习惯。“那名女教师叫林顿小姐(Miss Linton),大约62岁,是个非常严厉的女人。很多年后,当我读到一篇有关女同性恋的文章时,我意识到,也许林顿小姐就是。我觉得这很有趣,我认识的第一位和我关系很好的女性是名女同性恋。”

article_img

迈克尔·凯恩所著的《远远胜出:生活中的其他经验》。(图片来源:迈克尔·凯恩推特)

不屑等级制度 要活出与父不同的人生

战后,米高怀特一家搬回了伦敦东南部,住进了那间奢侈的预制市政公寓。

凯恩不喜欢学校,但是他喜欢在当地的青年俱乐部表演,他喜欢电影院。“哦,天啊,我当时就住在了电影院。我那时候看着美国电影长大,因为我在英国电影里没有看到像我一样的人,除了一些黑帮、杀手或是人渣。”在凯恩青年时代的英国有着清晰的等级制度。“这十分有害,因为这一制度限制着人们,人们常说‘待在你应待的地方’。”

但是凯恩不想延续他父亲的老路,他想成为一名演员。不过,首先他需要为国家服两年兵役。

1951年,经过8周的军事训练,他加入了柏林驻军。

时至今日,他仍能说一些德语。“但是只会说一些不好听的。‘举起你的手’,‘躺在地上’,‘包里有什么东西?’”后来他去了朝鲜服役。他说,这段经历是一生中最艰难的:在老鼠为患的阴沟里,度过廖无人烟的数夜,脑海中还想着自己就要被杀了。但是,环绕着巨大的恐怖,在朝鲜,他发现自己并不是一个懦夫,如果自身一旦被袭击,他一定会反击。

“如果我要死,我也一定要让你付出代价。”他说,“这就像一条信条一样贯穿了我一生,我就是这样的。”

后来,他回到了伦敦,在一家黄油厂干了一段时间,十分沮丧。再后来他在一家位于西苏赛克斯霍金姆的保留剧目剧院上班,“当时,每星期挣2镑10先令”。但是他并不在意薪水多么糟糕,“我只想尽可能成为最好的演员,这无关乎名望、富贵还是明星地位。因为我知道,并且也有无数人告诉我,这绝不可能。”

可他从未放弃,即便不断有人反复说他永远不会成功。甚至在他从朝鲜回来,因患脑型疟疾在监制《呼啸山庄》时晕倒,他也没有想过放弃。

后来他和一名叫帕特丽夏·海恩斯(Patricia Haines)的女演员结婚,有了宝宝,取名多米尼克(Dominique)。

对于像他们这样拿着微薄收入的小演员来说,生活十分不易,就在他因为生活窘迫而失去家庭时,也从未想过放弃。但那时候的他,“年轻没资历又破了产,十分绝望”,凯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女儿只有8个月大。“当我年轻的时候,有句座右铭是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英国前首相)说的,‘如果你深陷地狱,请你继续前行’。所以我想,‘好吧,我一定会走出地狱,我需要继续前行’。”

经历变革 英格兰的等级制度遭到挑战

书中,凯恩表示,对于多米尼克而言,他不是个称职的父亲,同时,他也不是个称职的丈夫,这些年间,他一直尽力去弥补自己的女儿。现在,他们的关系良好,女儿养了几匹马,但并没有子女。

凯恩最终在电影《祖鲁》(Zulu)中获得突破,那时候他已经工作近10年了,令人惊讶的是,在影片中,他饰演的是一名陆军中尉,而不是一名士兵。他说,这一切是因为导演赛·恩菲尔德(Cy Endfield)是位美国人。“若是一名英国导演,即便他是共产主义者,也不会让我饰演一名中尉。这是因为固有思维。”

在凯恩青年时代,英格兰有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种社会秩序被新一代的演员、作家、导演、艺术家、音乐家和时尚设计师挑战。

凯恩也算是那段彻底变革期间的一部分,最显著的是他在电影《阿尔菲》中的表演,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伦敦花花公子没有道德原则的冒险故事。“一个人不可能改变什么,但是一群人就可以。我们很幸运,拥有这样的作家,比如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英国知名剧作家),还有约翰·奥斯本(John Osborne,英国知名剧作家)。在他们之前,没有人写过有关工薪阶层的创作。”

当然,凯恩也饰演过很多非伦敦佬。比如近日,在保罗·索罗蒂诺(Paolo Sorrentino,意大利知名导演)指导的电影《青春》(Youth)中,饰演一名古典音乐作曲家费雷德·巴林杰(Fred Ballinger)。但是,凯恩仍然饰演他的拿手类型——他最近的一个角色是饰演布莱恩·瑞德(Brian Reader),该角色在电影《贼王》(King of Thieves)中是一名金盆洗手的罪犯,2015年,他为哈顿花园大劫案中出谋划策。

如今,对于演员而言,社会等级仍然是个问题。Equity组织(一个英国演员工会)的新任负责人莫林·贝蒂(Maureen Beattie)曾直言现今希望进入这一行业的年轻中低阶层演员所面临的困难。

“这很有趣,我注意到这点。”凯恩说,“所有这些演员,包括戴米恩·刘易斯(Damian Lewis,英国知名男演员)、卷福、抖森,他们都这么完美、这么棒,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出自底层。同时,他们都不是国际巨星,像奥图(O‘Toole,爱尔兰知名男演员)、摩尔(Moore,英国知名男演员)、芬尼(Finney,美国知名男演员)或我一样。我们的照片一旦拍摄之后,在美国,你知道的,便会自动发布。而他们的不会。他们没有这样额外的福利。”

无意识酗酒 妻子及时叫停

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迈克尔·凯恩就成了国际巨星。他取得了很多成绩,这是他之前从未想过的。但是,他开始每天喝一瓶多伏特加(书中写的是要喝两瓶,但是他在BBC4的荒岛电台Desert Island Discs中曾说,喝的是一瓶)。

“我喝得很慢,”他说,“早饭后,我只喝一点伏特加。因为我感到紧张,所以我会喝点酒镇定自己。当你有点微醺的时候,你不会在意很多东西。”他试着淡然,就好像喝酒并非是什么问题,也没有注意这预示着什么深层含义。那时候,早饭后喝一小杯伏特加并没感觉出异乎寻常。“是夏奇拉叫停了这一切,所以我其实欠她一条命。”

夏奇拉是一名模特、演员,曾代表圭亚那角逐世界小姐。1971年,凯恩在一条咖啡广告中认识了她。1973年,他们结婚了。当我出现时,她就在那里为我敞开心扉,那么娇小,那么美丽。

我问凯恩,有什么良策能让一对夫妇可以拥有他们一样长久一样甜蜜的关系。“一开始就要有属于各自的卫生间。她一定能在这里想放松多久就放松多久,因为你不会进去,或是想尿尿。这是个实际问题,虽然听起来挺傻的,但是一定要给各自隐私空间——不只是卫生间,还有精神上的。所以有的时候,当她突然说‘我想休息两个小时’。作为你,不要打断她,然后说‘你能给我烹杯茶吗?’你自己去烹茶吧。”这些听起来十分睿智。

随着夏奇拉和女儿娜塔莎(Natasha)的相继出现,凯恩早年间的挣扎逐渐被名人聚会、五星酒店和巨大财富取代。其中,这些财富都用来帮助和他最亲近的人。“我经常关照每个人,因为我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很显然,我现在挣了很多钱。我照顾每一个人,不是出于某种慈善,而是因为你必须要这么做。这是挣钱的快感,而不是看着你的银行账户想‘我已经挣了数百万美元了’。不过当然了,这么想也很开心。”说着,他笑了起来。

article_img

2017年9月,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片《我这一代人》举行发布会。导演大卫·巴蒂(David Batty)和迈克尔·凯恩到场,迈克尔·凯恩(右)精神矍铄,看起来依旧帅气挺拔。(图片来源:CFP)

老友相继去世 应对悲伤唯有发泄

现在,他是个幸福的人。几乎每个周末,他的三个孙子孙女就会到位于萨里的房子看望他。闲暇时光,他享受自己独处,或是做做园艺,或是做做饭。现在他还在演戏,最近的两个角色都是以养老院为背景的。

对于他而言,最大的悲哀便是他的那些老朋友都相继离世,比如罗杰·摩尔(Roger Moore),他是仅次于夏奇拉的第二个美好善良的人。

凯恩组建了“梅费尔孤儿”(Mayfair Orphans)组织,里面包括流浪汉夜店(Tramp Night club)的老板强尼·高德(Johnny Gold)、摄影师泰瑞·奥尼尔(Terry O‘Neill)还有裁缝道格·海沃德(Dougie Hayward)。“我们一共12个人。现在只剩下了几个人了(凯恩、麦克·帕金森Michael Parkinson、作曲家莱斯利·布利库斯Leslie Bricusse、奥尼尔和高德)。我们每周在河边咖啡厅(River Café)或是司考特(Scott’s)见面。剩下的这个几人的价值是十分大的。”

我向他请教最后一点智慧——他如何应对悲痛,在这点上,他比大多数人都更有经验。整个采访中,只当涉及这点时,他停顿了,这时他不再说笑话或是讲有趣的事。他看上去像要哭了。“处理悲伤的方法是发泄。你周围的人需要你,所以我虽然十分悲痛,但不会持续很久——因为你需要继续生活,你需要解救自己。”

迈克尔·凯恩的《远远胜出:生活中的其他经验》由Hodder&Stoughton出版(售价20英镑)。现在在books.telegraph.co.uk下单,只要16.99英镑。

(《欧洲时报》英国版与《英国电讯报》联合专版 本文作者:Gavanndra Hodge 译者:申怡)

(编辑:新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