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2月25日电 题:马来西亚工商界的“进博会故事”
作者 陈悦 林诗琦
24日上午,在出席于吉隆坡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推介会时,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以下简称中总)总会长吴逸平说,中总是进博会的“全勤生”,而且参展规模逐年扩大。
在吴逸平看来,马来西亚企业对进博会的热情,源自于进博会是进入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高效渠道”,通过参会,马来西亚工商界获益良多。
去年的进博会上,甫出任中总总会长的吴逸平带团参展。令他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很多展商不仅展示新技术、新产品,还用直播展示进博会盛况,扩大自身影响。“参加进博会是马来西亚企业家学习的重要平台。”
“茂记燕窝”从第一届开始就参加进博会。在吴逸平看来,“茂记燕窝”的“进博会故事”颇具代表性。吴逸平说,“茂记燕窝”负责人告诉他,每次参与进博会,都能交到“新朋友”,由此逐步在中国市场打响品牌,并在上海设立了中国首店。
随着在华知名度增加,越来越多到马来西亚的中国游客也会来探访“茂记燕窝”。吴逸平告诉记者,如今,“茂记燕窝”特意在吉隆坡增设门店,应对中国游客不断增长的需求。
马来西亚慕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佳强当日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叶占义一起来推介会探索“新机遇”。
王佳强说,自己已三度参加进博会。作为首批进入马中榴莲贸易领域的企业家之一,王佳强亲眼目睹中国消费者是如何通过进博会了解、喜爱马来西亚榴莲,感受到中国市场给马来西亚榴莲产业带来的新活力。
正是在进博会上,王佳强遇到了一家中国安检技术公司,双方一拍即合,合作开发智能检测技术,将X射线扫描和AI算法应用于榴莲的质量评估,提高了马来西亚榴莲的标准化和国际竞争力。“可以说,是进博会牵‘红线’,让我能推出AI驱动下的‘智慧榴莲’技术,进博会见证了我和公司的成长。”
王佳强说,其实,作为榴莲贸易从业者,他还看到很多马来西亚果园主、农民朋友通过进博会走出去。榴莲产业的兴盛,也让很多马来西亚年轻人“回流”到乡村从业。
吴逸平亦肯定,进博会降低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给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带来很大机遇。此外,对马来西亚新创企业的青年企业家而言,他们的企业规模不大,离进入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还有一段路程。参加进博会,也可以让青年企业家增进对中国市场的认识,有更充足准备以开拓中国市场。
为此,中总去年特意组织近百名青年企业家参加进博会,同时,中总也一直积极争取马来西亚政府政策支持,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参加进博会。“中总希望有更多马来西亚企业能抓住进博会的机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