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网】小伙伴们现在一定对“黄金时代”(golden era)这个词很熟悉了。作为卡梅伦还作为首相时期开始大范围应用的词,它一直被用来表达中英直接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关系。
而在上周五布鲁塞尔举行的亚欧会议(Asia-Europe Meeting,简称ASEM)上,中英关系又收获了一枚升级词汇:“钻石时代”(diamond era)。
想想这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情:随着英国脱欧谈判进入关键时期,对英国而言,加强和欧盟以外的经济体的合作,是变得越发迫在眉睫。而过去几年和中国良好互动的经历,更是让中国成为英国发展更多贸易往来的不二选择。
实际上,英国一直也是中国投资的重要目的地。
BBC就曾经在2013年和2015年两度以同样的标题总结:
“中国到底在英国拥有哪些产业?”
对比了一下文章里的数据(都是从2005年起计算累计金额),仅仅这两年时间,投资总额就从178亿美元猛涨到了292亿美元,增加了整整114亿美元的投资……
关键在于,虽然比不过美国、澳大利亚这种“地广人稀”的地区,英国始终都是中国在欧洲的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家啊!
同样在2013-2015的这两年里,中国在英国投资金额增长最大的,是从33亿美元增长到接近90亿美元的房地产领域,直接跃居第一……
而前面提到的截至2015年中国在英投资的292.2亿美元,分布如下,按总额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
(1) 房地产 | (2) 能源 | (3) 金融 | (4) 食品饮料 | (5) 交通 | (6) 公共基建,包括用水等 | (7) 其他,包括商铺等 | (8) 金属 | (9) 旅游 | (10) 科技
而在具体到实际的公司方面的投资金额,不提还不知道,被BBC总结之后吓一跳啊!
比如很多小伙伴来英后都办了他家银行卡的巴克莱银行(Barclays),中国的投资已经超过30亿英镑……
而作为全世界最大私营石油企业之一的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简称BP),也得到了差不多20亿美元的中国注资……
能源一直是中国在英投资的重点领域,所以除了BP,获得大额中方注资的,根据BBC的总结还有塔利斯曼(Talisman Energy)以及独立石油企业Emerald Energy。
甚至连只要在英格兰租房买房就多半接触到过的供水企业泰晤士水务公司(Thames Water)……
如果说这些数据来自2015年还稍早了一点,那么在2017年1月,伦敦《金融城早报》也同样总结过这么一篇文章▼
“你都不知道这些英国产业早就被中国持有了”
提到的企业里,包括中国在2008年注入142亿美元、从而持股12%的力拓集团(Rio Tinto)。对它不熟悉的话,这家成立在西班牙的矿业公司现在总部设在伦敦,也是在伦敦上市,被称为全球铁矿石三巨头之一!
被大家都熟悉的携程以17.4亿美元整体买下的同类机票酒店比价网站天巡Skyscanner……
除了这种出行比价网站,英国本土航空公司托马斯·库克(Thomas Cook)也在2015年得到了来自中国的9200万英镑投资,作为交换的是5%股权……
就连英国路边随处可见的披萨连锁餐厅Pizza Express,以及摄政街上那个显眼的255年历史玩具店Hamleys,都被中国资本买下啦!
来看BBC总结的中国资本在英投资最大受益企业▼
其实除了这些大宗“生意”,现在不少中国小伙伴也都开始在英国创业。
对英国最近50年发展比较了解的小伙伴可能知道,作为一个非土地、非人口大国,在失去了曾经的世界霸主地位后,英国这些年还能保持世界前列的经济地位,一个是靠发展金融业等服务领域,另一个就是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初创了。
尤其是随着英国工签越来越难申请,投资签证门槛又太高,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在英国完成学业后想要留下来,就开始考虑相对金额要求没那么高、能负担得起,同时还能拥有一番属于自己事业的企业家签证……
当然签证只是创业中的一环。除了顺利申请到它之外,在英国创业要考虑的可不少呢!
毕竟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就包括:如何选择合适自己的创业领域和切入点,如何在英国这样饱和的创业竞争环境下保证自己的独特性,如何跟自己的中国人身份结合,还有各种办公场所(尤其是店面)、雇员、税收、法律等实际操作问题……
为了让有心在英国创业的中国小伙伴能获取更多资讯,并且能面对面地从前辈口中获得更多有帮助的信息、建议、经验分享……
伦敦巴特西电站(Battersea Power Station)牵头,即将举办一场别出心裁、独具价值的中国人在英创业经验分享会,邀请了三位不同领域的创业者,来分享他们在英创业背后的故事!
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UKZONE
(编辑: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