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温州老板开“爱心同学会”边聚会边做慈善

查看评论
article_img

昨天上午,爱心同学会成员在红日亭分发老花镜。黄迅/摄

温州网讯 你印象中的同学会是怎样子的?走访母校重温昔日美好?到酒店聚餐畅饮一醉方休?拍一场微电影感知岁月匆匆?

在温州,有这样一个“同学会”——和平小学74届校友会,以爱心为内容,一边聚会一边做公益。

昨天上午的红日亭门口熙熙攘攘,和平校友会正在开展“迎中秋关爱老人免费送老花镜公益活动”。原来,因为中秋节的来临,在外经商的同学们返回温州跟亲朋好友们相聚,于是又开启了“慈善+聚会”的模式。

【现场】分发2000多副老花镜

“大家别着急,排好队。”在昨天上午的红日亭,红日亭门口排起了长龙,和平爱心同学会的8名成员忙得满头大汗,从上午8点开始到9点,2000多副老花镜被分发光。

这些眼镜都是他们自掏腰包去眼镜厂批发,是用于出口产品,有不同的度数,从200度到350度都有。同学中绝大部分是经商,利用同学资源拿到了 最低价,“2000副眼镜,一共4万多,平均是20元一副,有些是金丝边框,零售的话,要70多元一副。”和平小学74届校友会会长王金元说。

为什么会选择老花镜,王金元解释,来红日亭的多为老人,老花眼是“硬需求”。

分完眼镜,他们还准备了爱心礼物,有月饼、水桶、卫生纸等。跟红日亭老人一起将礼物送到困难户的家里,提前送上节日慰问。

“这次活动主要是有几个在外经商的同学从外地返回温州团聚过中秋。我们的习惯是一边开同学会,一边做公益,活动结束后,我们就一起聚餐。”王金元说。

【同学会新模式】 “慈善+聚会”

2010年几名同学提议召开和平小学74届首次同学会,共来了200多名同学。在朋友圈中,王金元是个小有名气的热心慈善分子,同学们萌生了 “同学一起做公益”的想法。于是大家提议成立“爱心同学会”,并把同学会的余额两万多,拿出来做慈善。当时,他们分别为红日亭和温州市社会福利院购买大米 和过冬保暖用品,还给郭公山伏茶点送去2500元现金。

“当时虽然捐的钱不多,但饱含着200多名同学的颗颗爱心,大家都觉得这场爱心同学会让同学们的情谊别有意境。”王金元说。

爱心同学会有骨干分子30多名。而这30多名同学中,涉及钢材、红酒、服装、眼镜等行业,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如王金元是温州万足金珠宝行的老 板,还兼任温州市珠宝协会常务副会长;腾耀中是温州元鹏科技的总经理;金建敏是温州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董事长;程爱芬在江西等地做眼镜生意等。

首届同学会很快结束,但爱心一直在延续。

2015年5月,他们捐助了8000元准备捐给温州媒体发起的“水晶宝宝”救助项目,捐助那些无钱医治的新生早产儿。

从2014年来,校友会与温州市慈慧志愿者协会合作,结对了13名寒门学子。

连续多年参与鹿城慈善总会举办的迎春慈善宴,捐出了3万的善款;2016年参加由温州晚报等单位联合举行的“新春慈善大宴”,捐出2万多元的善款……

据不完全统计,成立7年来,边做善事、边聚会的活动每年有十来次;捐出善款100多万元(包括物资),善款全部来自同学们自掏腰包。

“很多时候是会长牵头,带头做,大家都是同学,很团结跟随做。”程爱芬说,“平均年龄都55岁了,有些带孙子孙女,有些还在做生意,但是做爱心,大家还是很积极。我们并非大富大贵,不过经济条件还算挺好,应该帮助其他人。”

【点评】 “爱心同学会”彰显城市的温暖

温州大学教授、温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温州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副会长张小燕:

爱心同学会放大、甚至超越了传统同学会的内涵和外延,彰显了温州这座七星级慈善城市的温暖、温馨。

爱心同学会洋溢孝慈之情。金秋重阳来临之际,他们暖心地想到给老人赠送一副老花眼,我判断他们在家肯定孝顺父母,在外才会关注到广大老年朋友的实际需求,一副合适的老花镜,让老人活得清楚,活得快乐。

爱心同学会奉行公益之道。他们从成立至今7年时间,活动形式花样翻新,但活动内容却一条主线自始至终,那就是慈善心、公益行。爱心同学会聚集了同学情,更聚集了慈善温暖,传递了公益温情。

爱心同学会彰显社会之责。该同学会“老板同学”很多,他们是温商群体反哺社会的一个缩影,鲜活地折射了温州商人,走过资本原始积累、利润最大化进入企业公民阶段,主动履行公民责任,反哺社会。

来源:温州晚报

记者:王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