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十里瓯江步道 这里每晚“烹饪”文化大餐

article_img

瓯江边上群众文化活动活跃资料图

温州网讯 前天晚上(9月20日),江风徐徐,鹿城广场住宅区对面的瓯江路沿江景观带上歌声悠扬,市民围坐在灵渊廊前,与歌手共唱歌曲《我爱你中国》。从瓯越大桥到东瓯大桥的十里瓯江步道,只要天气允许,这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就会十分活跃。

1

走在这里,就是享受

一到晚上,灵渊廊就变成了“滨江百姓舞台”。我市萨克斯艺术学校创办人林东前晚带领十余人在这里开展公益演出,节目丰富,有对唱、独唱、小组唱等。

台上演员倾情演出,台下百余观众围坐在塑料凳上,悠闲地享受着这份惬意。许多路过的市民也停下脚步静静欣赏演出。一曲唱完,掌声热烈。

这场演出持续了近两小时,表演了近30首歌曲。观众林先生从头看到尾。他说:“我家住在鹿城广场,经常在晚饭后来这里转转。每周一灵晖廊有鼓词,每周三灵渊廊有演出,旁边的广场还播放电影,文化氛围浓厚。走在这里,就是一种流动的文化享受。”

2

公益演出已坚持了3年

61岁的林东说起灵渊廊“滨江百姓舞台”很兴奋:“我们这支队伍有20个人,来自各行各业,本着一颗公益心,自筹资金购买音响设备,还买了很多塑料凳和扇子供观众使用。我们几乎每周三都在这里公益演出,已坚持了3年,风雨无阻。去年刮台风的时候,我们也来演出。”

林东拥有一手精湛的萨克斯技艺,3年前他在灵渊廊演出,吸引了很多市民观看。有人就提议他们能否长期在这里演出。林东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组织了一些音乐爱好者在这里举行了一场晚会,结果很受周围市民的欢迎。

队员蔡惠建今年60岁,他外表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喜欢唱歌的人都显得年轻,因为唱歌能使我快乐。做公益,更让我开心”。队员苏银莲,家住市区锦绣路,距瓯江路较远,但每次都坚持来演出。林东说,队员的坚持,让他很感动。

3

打造十里瓯江艺术步道

在曼哈屯住宅区对面的景观带上,68岁的林莉娜几乎天天在这里跳舞:“跳舞锻炼了身体,也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这里的广场舞蹈种类多,不少年轻人都加入其中。

另外,在望江西路音乐文化长廊、帆影广场、广化路舞台等多个公共场所,几乎每晚都有多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比如戏曲、太极、交响乐、鼓词等文艺表演。

从东瓯大桥到瓯越大桥,直线距离近6公里。夜晚瓯江边的广场、码头、公园、看台等公共设施“串联成珠”,打造成了十里瓯江艺术步道,拓展了公共活动空间,形成多个特色演艺场,为市民“烹饪”出一道道具有瓯越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大餐。

来源:温州都市报

记者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