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神奇动物再现 魔法世界重开

article_img

图为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剧照。(图片来源:搜狐网)

【欧洲时报刘望山编译报道】长着蝙蝠翅膀的有翼马、气息含有剧毒的巨型豹、忠实再现上世纪20年代的巴黎——《神奇动物》电影的制作过程自带魔幻色彩。本文作者盖伊·凯利(Guy Kelly)走进“《哈利·波特》前传”的片场,探访该片主角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佐伊·克拉维兹(Zoё Kravitz)和埃兹拉·米勒(Ezra Miller)。

畅想环游世界,却被困在沃特福德

埃迪·雷德梅尼2012年开始和汉娜·巴格肖(Hannah Bagshawe)交往时,觉得有必要提醒她一件事:和她约会的是一位国际电影明星。那时,他的档期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要跟着剧组环游世界,至少合同看上去是这样。“我跟她说,‘你知道,跟我在一起,咱们会到处奔波,也许会四海为家’——不过她没什么意见,”他回忆说,“后来,我参演了背景在巴黎的《悲惨世界》、在哥本哈根的《丹麦女孩》以及在纽约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然后呢?“然后它们都是在沃特福德(英格兰城市)拍的。”或是伊灵,又或是斯劳。

巴格肖和雷德梅尼失望透了。2014年,他们结为夫妇,那一年,在剑桥取景的《万物理论》正式上映,雷德梅尼凭借影片中的精彩表演摘得奥斯卡金像奖。如今,雷德梅尼又将重返大屏幕,他主演的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将于近日与观众见面。《神奇动物》系列电影被视为《哈利·波特》“前传”,由作家J.K.罗琳操刀剧本,《哈利·波特》幕后原班人马打造。雷德梅尼在电影中饰演纽特·斯卡曼德(Newt Scamander),一位脾气古怪的英国神奇动物学家,与一群旧相识开启了一段除恶扬善的探险之旅。阅读剧本时,他发现很多情节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疯狂年月”。巴格肖激动极了,雷德梅尼却非常淡定。“没戏,又是沃特福德。”

去年11月,微弱的秋日阳光下,沃特福德的“巴黎”看起来并不太糟。华纳兄弟的利维斯登摄影棚里,搭建了法国首都林荫大道的场景,路边配有商店(甚至设计了收款台)、喷泉和鹅卵石。这座位于赫特福德郡腹地的拍摄中心,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游客看来,这里极其酷炫,而对利维斯登摄影棚而言,创造新世界是它的意义所在。利维斯登是一个80公顷的综合体,拥有近5万平方米的舞台场地和欧洲最大的加热水箱之一(注满水需要10天),还有很多工作室。它有32公顷外景场地,提供用于外景拍摄的180度全景,是搭建战场或建造欧洲历史古城的理想之选。《哈利·波特》系列的八部电影都拍摄于此,停车场的另一侧,每天都有成千上万名“哈迷”,前来参观“哈利·波特制作工厂”。在那里,“哈迷”可以沉溺在怀旧情绪中,参观原版布景,摆弄真实的道具。

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罗琳的魔法世界正在进一步扩张。为了避免影片细节被剧透,电影在拍摄期间一直使用的是假名《伏尔泰》。我探访剧组时,正是拍摄第19周的第5天。由于第22周就计划杀青了,所以剧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有一种“我们快搞定了”的心态。成百上千人涌入拍摄场景,他们花了小一年时间搭建场景、设计道具、筹备角色、运用最新技术,只为将罗琳的构思搬上电影屏幕。“每次罗琳带来一个新剧本,我们都感觉沉浸在一种全新的体验中,而不是重回旧梦。她不断重塑和扩展自己创造的世界,”导演后四部《哈利·波特》和《神奇动物》系列电影的大卫·叶茨(David Yates)表示,“第一批神奇动物有很多奇思妙想和魅力,第二批既有神秘感,也有计谋。其余说是幻想冒险,不如说是情感惊悚片。”

article_img

图为电影《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宣传海报。(图片来源:哔哩哔哩网)

神奇动物在哪里? 寻觅中偶遇大魔王

2016年上映的《神奇动物在哪里》改编自罗琳2001年的同名小说,票房表现异常抢眼。男主角纽特是一名笨拙的学者,公文包里塞满了神奇动物——嗅嗅,一只淘气的鸭嘴兽(又或是鼹鼠之类的?),见着闪亮的东西就两眼放光;囊毒豹,一种凶猛的巨型豹,可以呼出带有剧毒的气体,行动起来悄无声息。纽特在纽约偶遇了“麻鸡”雅各布·科瓦尔斯基(Jacob Kowalski,丹·福勒Dan Fogler饰),无意间放跑了几只神奇动物。他们又遇到了魔法师姐妹蒂娜(Tina,凯瑟琳·沃特斯顿Katherine Waterston饰)和奎妮(Queenie,艾莉森·苏朵儿Alison Sudol饰),还有克雷登斯·拜尔本(Credence Barebone,埃兹拉·米勒Ezra Miller饰)——人们起初以为他是麻鸡,而事实上他是默然者。默然者平时和麻鸡一样,实际上是魔法被压抑住了,演变为力量强大的黑魔法。

还跟得上吗?很好。纽特、雅各布、蒂娜和奎妮在纽约四处游走,寻找神奇动物,不料遇见了上世纪20年代的黑暗势力。电影结尾时,腐败贪官珀西瓦尔·格雷维斯(Percival Graves,科林·法瑞尔Colin Farrell饰)的真实身份被曝光,原来他的本体竟是臭名昭著的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Gellert Grindelwald,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饰)。我们在影片最后看到轮椅上的格雷维斯被送去监禁。他会待在那吗?不会。这应该不算剧透吧?反正他不会老实待在那。

即将上映的《神奇动物2》是雷德梅尼首度在两部电影中饰演同一角色。“拍戏时人们会说,‘同一场戏,你怎么能演几百次呢?’因为你永远演得不够好。”他说,“拍电影最沮丧的是,你在片场拍了一个镜头,你有很多想法。在回家的路上,你又有了更好的想法,可你却无能为力。回归一个角色,意味着你能将这些想法带入下一部(电影)。这简直太奢侈了。”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和上一部电影无缝衔接。纽特成为了知名作家;蒂娜做回了傲罗(负责逮捕黑巫师),在巴黎寻找克雷登斯的下落;雅各布成为一名烘焙师(他本来就想当烘焙师,所以还算不错);奎妮正绞尽脑汁,既想和雅各布在一起,又不能违反禁止魔法师和麻鸡私交的规定。影片的背景包括纽约和伦敦,甚至还有霍格沃茨,裘德·洛(Jude Law)饰演年轻时的阿不思·邓布利多(Albus Dumbledore)。没过多久,这群人就又回到了巴黎——也就是利维斯登。

2000件服装、32万工时严谨的团队

利维斯登的食堂是一顶大型帐篷,帐篷的角落坐着执行制片人蒂姆·刘易斯(Tim Lewis),他对拍摄场景的安排似乎比较满意。“时过境迁,1927年的巴黎早就消失了,现在就像被冲洗过一样干净,很讨人喜欢,但和原来不一样了……”

在艺术指导克里斯蒂安·哈伯德(Christian Huband)看来,巴黎这座城市也是电影里的“某个角色”。与他合作的是制作设计师斯图尔特·克雷格(Stuart Craig),76岁的他曾三度问鼎奥斯卡奖,《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每个场景都由他把关。得知罗琳将魔法世界搬到欧洲后,他们两个兴高采烈,从摄影、绘画到动画制作,他们大胆畅想魔法如何被引入另一种文化、另一种语言。剧本为他们提供指导,也留下了创作空间。罗琳也不时出现,了解他们的想法。

“罗琳有想法,偶尔会插嘴,”哈伯德的工作室挤满了袖珍模型和电脑绘制的草图,“(但)她不是那种爱找茬的作家。这和我之前想得不同,挺好的。”

罗琳已经与叶茨合作了五部电影,后者倒是很享受被她挑战的感觉。“不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呈现罗琳的创作,那多没意思啊。”这部电影里,有一场夜骐(会魔法的有翼马)马车的追逐戏,我们花了几个月筹备,又花了几周拍摄,聚集了数百名艺术家和艺术人员的才华。越复杂,我们越来劲儿。“

另一场追逐戏与法国魔法部有关,它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文化中的官僚之风。法国魔法部的设计以巴黎大皇宫为原型,电影中的角色在那发现了一种新神兽——玛达戈猫(Matagot),看上去很像斯芬克斯猫,就是脾气不大好……

电影中还出现了吸血狼(Leucrotta),一只嘴比头还大的巨型驼鹿;卜鸟(Augurey),形似猫头鹰,又称“爱尔兰凤凰”;火龙兽(Firedrake),会飞的蜥蜴,尾巴能点燃任何东西。几乎所有神兽都是数字创建的,这意味着演员——主要是神兽饲养员雷德梅尼,已经习惯了与工作人员演对手戏,而工作人员则用传感器来控制道具。

“负责视觉效果的工作人员就像演员一样,因为在很多场景中,和我拍对手戏的就是他们。这部电影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雷德梅尼说。

电影中的部分场景、道具和服装,可以沿用第一部《神奇动物》所用的材料,第一部中的纽约场景就被改成了巴黎场景。剧组也可以采用华纳兄弟其他电影中的材料,但大多数是现做的,比如纽特就有了新的蓝外套和黄背心。服装设计师科琳·阿特伍德(Colleen Atwood)想“换换口味”,给他选了更明亮的色彩。

据她估计,“人们为这部电影设计并制作了2000多件服装”(超过32万个工时)。阿特伍德凭借《神奇动物在哪里》摘得最佳服装设计奖桂冠,这也是罗琳的魔法电影首次摘得奥斯卡。

在叶茨看来,德普扮演的格林德沃“集幻想家、政治家、摇滚明星和反社会主义者于一体”,他的服装也反映出这一性格特点。“很别致,而且主要是黑色,”此前与德普合作过的阿特伍德表示,“灵感来自于皮裤,偏奥地利风格。他经常有好点子,我俩一点就通。”

新角色老记忆邓布利多带你回霍格沃茨

在第一部电影中,罗琳非常克制,没有将《神奇动物》和《哈利·波特》联系在一起,而是让前者发展为独立的故事。这次,罗琳设置了新角色,将两部电影联系起来。电影中将出现纽特的哥哥忒修斯(Theseus,卡勒姆·特纳Callum Turner饰)和他的未婚妻莉塔·莱斯特兰奇(LetaLestrange,佐伊·克拉维兹Zoё Kravitz饰)。诡异的是,莱斯特兰奇是纽特的前女友,两人青梅竹马。熟悉罗琳作品的人会发现,“莱斯特兰奇”可不是个普通姓氏:既然她是莱斯特兰奇家族的人,就一定与《哈利·波特》电影中伏地魔的追随者贝拉特里克斯、小天狼星布莱克和唐克斯有关。

和同龄人一样,1990年生于伦敦的特纳,从小就是《哈利·波特》的书迷。克拉维兹比他大一岁,在洛杉矶长大,她的父母兰尼·克拉维兹(Lenny Kravitz)和莉莎·博内特(Lisa Bonet)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她简直酷呆了。

“我读了第一部《哈利·波特》,之后就没再读了……”在片场度过一天后,她不好意思地瘫在椅子上,裹紧了棉袄。沃特福德比洛杉矶冷。“《哈利·波特》太受欢迎了,一旦什么东西这么受欢迎,你就会觉得‘那我不读了’。不过,我觉得书里的世界很神奇,罗琳的大脑和想象力太强大了。”

所有新角色中,经常霸占头条的无疑是裘德·洛(Jude Law),他扮演年轻时代、胡子拉碴的邓布利多。

“在裘德之前,理查德·哈里斯(Richard Harris)和迈克尔·甘本(Michael Gambon)都在《哈利·波特》中饰演过邓布利多,但裘德的完成度也很高。他举止高贵优雅,性格温和沉稳,是扮演年轻时代邓布利多的最佳人选。”叶茨表示。

他坦承,重回霍格沃茨教室,起初感觉很别扭,“因为丹(哈利·波特的饰演者)、鲁伯特(罗恩的饰演者)和艾玛(赫敏的饰演者)都不在了。后来,裘德扮演的邓布利多走进了教室,我突然感觉又回家了。”

痛并快乐着 永无止境的魔法之旅

如果新电影有任何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不符的地方,粉丝们一定会让叶茨和剧组知道。幸运的是,克雷登斯的扮演者埃兹拉·米勒,曾被制作人成为“常驻剧组的《哈利·波特》百科全书。”

“我确实很喜欢《哈利·波特》,”米勒说。他能背下书中的内容,这样说过谦了。“我读了太多遍书,听了太多遍有声书,看了太多遍电影。我对世界各地的神秘主义和万物有灵都很感兴趣,我喜欢托尔金(《魔戒》的作者)和罗尔德·达尔(《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的作者),也喜欢动漫……我是个宅男。”

米勒扮演的克雷登斯非常有趣。第一部电影结束时,克雷登斯是死是活并不确定。米勒说,“我看过首映式后,就去找大卫·叶茨的助手问,‘我被炒了?我就这么死了?’”最终,罗琳给米勒吃下了定心丸。这次,克雷登斯试图了解他的家族,也意识到自己的魔力之强大。

米勒的性格很强,不怎么认生。他参加圣地亚哥动漫展的放映会时,穿着长筒袜和吊带裤,还戴了一顶蘑菇帽,就像马里奥赛车里的奇诺比奥一样。他觉得6个月的拍摄“让他感到幸福,而内心却受到折磨和幻灭。”

“我感到幸福,是因为这是我自6岁以来最喜欢的题材,而且大家人都很好……我感到折磨,是因为克雷登斯是个很难过的孩子。我在心里给他留了个位置,只属于他的小房间。这次拍摄让人深感不安,尤其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他说,“我们拍摄的时候,发生了IS恐袭,我在伦敦,满脑子都是脱欧和特朗普。我一直在想,人们为什么会放弃权力。我还觉得格林德沃是个很可怕的角色,他的想法非常危险,而这种想法正试图将我们摧毁。”

“大多数时候,我也想成为一个快乐和淡定的人,但是克雷登斯并没给我留下太多空间。第二部《神奇动物》开拍前,我一直在努力让他留在小房间里,这有点痛苦。扮演他让我和世界某一群体产生共鸣,我们都受到过欺凌,我能感受这种痛苦……”

相比之下,雷德梅尼只感觉到幸福。扮演纽特是一种永无止境的经历,拍摄、有声书、电子游戏、高曝光度,他拥有了世界上最狂热的粉丝,米勒就是其中之一。拍摄第二部电影,让他又从头经历了一次。

罗琳还想再拍三部《神奇动物》电影,雷德梅尼举双手赞成。“拍第一部时,我花了一些时间去适应。你必须得有孩子的视角,因为我们已经习惯追求真实,我们永远在追求真相和现实,”他说,“其实就是玩。有一场戏是我骑着水妖,拍摄的时候,我在水箱里,身下是个很大的绿色玩偶。他们还让我和自由潜水员学习,一口气能憋7个小时那种,把我也训练成一名潜水员。”

他笑了。“我和这位出色的女性坐在水底,突然问自己:我的工作是什么?”

原来,沃特福德有他所需要的一切。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将于11月16日上映。

(《欧洲时报》英国版与《英国电讯报》联合专版 本文作者:Guy Kellye 译者:刘望山)

(编辑:新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