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山福以“公益学堂”促教育资源公平化

诵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化

山福以“公益学堂”促教育资源公平化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暑期以来,山福镇金岙村的文体活动室内传出朗朗书声,孩子们更用吟唱等方式,声情并茂地表达对传统典籍的喜爱,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公益学堂将传统文化变成了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

   山福镇远离城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近年来,随着出国、外出务工、经商的人越来越多,大量青少年儿童随着父母“迁徙”,山福镇学校生源日趋减少,留下来的学生同样面临着师资力量和家长重视不足的问题。孩子们周末和寒暑假时间也很少参加课外学习,于是电视、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陪伴孩子们度过课余时间。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希望有一种教育,可以保护孩子好学向上的天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希望有一种教育,可以缩短城乡教育的差别。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公益学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山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经典诵读作为公益课堂的主题,其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存放在孩子的生命里,成为生命的一颗种子,一个动力。

与翔实解读经典的教学模式不同,山福镇公益课堂讲求的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儿童时期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弱,却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尽量背诵经典,即使他们现在一时不理解,用不上,但是等到理解力日臻成熟,资料库里的东西自然而然地就会反刍出来,酝酿发酵转化为他人生智慧的一部分。将经典的种子撒播到我们山福每个孩子的心中,让他们生根、发芽、蕴育、成长。山福的孩子将来不管走向世界的哪个方向,中华传统文化的根都会留在他们心中。”该负责人说道。而这一教学平台及其教学模式也受到了家长的肯定,不少家长还趁着闲暇,来到课堂与孩子共读经典。

“以前暑假总是会给孩子报名目众多的补习班,这次回老家发现这里有个公益国学班,就踊跃报名了。在国学精粹的熏陶中,孩子们不仅在文学修养的提升迅速,待人处事上也延续着中华美德。希望这个公益课堂能一直办下去,让山福的孩子们在这里得到成长。”林兰英有一双女儿,今年,她的孩子们从杭州刚转学回到家乡,就成为教育资源优化的受惠者,这让林兰英喜出望外。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暑期的公益课堂暂告一段落,但读经诵典的公益教育没有停下脚步。“除了以村文体活动中心为平台集中学,我们还将教育阵地拓展到辖区小学,计划开设周末班,利用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为孩子一生的学问和智慧打下根基,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拥有一席之地。”该负责人说道。(鹿城新闻中心 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