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记者侯清源报道】2018年透纳奖入围名单已于近日公布,提名艺术家展览于9月26日开始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向公众开放。这个自成立之初就一直争议不断的英国当代艺术奖项,毫无疑问地又要掀起一番从媒体到艺术圈再到民间的口舌之争。
Naeem Mohaiemen作品。(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成立于1984年的特纳奖一直是很本土的一项英国当代艺术奖,34年来,透纳走出了一条在骂声和嘘声中成就大名的道路。如今这一奖项逐渐成为欧洲视觉艺术的重要奖项,被称为英国当代艺术的风向标,大有艺术界的“奥斯卡”之势。
回看透纳奖历史,从被分尸的奶牛母子装置(1995年),到用大象粪便装饰的圣母画像(1998),再到一张扔满垃圾的床(1999年)和高达5米的大屁股(2016年)……透纳奖的入围作品从来都不乏“惊世骇俗”的潜质,要么被爱得一塌糊涂,要么被恨得咬牙切齿,但就是不能令人无动于衷。透纳奖似乎生来就为了挑战人们的习惯和艺术观念。
不同于以往,今年展览现场看不到任何的画作和雕像,首次四名候选人的作品都是电影和数字作品。参观者进入一个有软椅的大房间,房间内的三面白墙上有四个黑暗的入口,可以分别进入四个展映厅。伸手不见五指的展映厅仿佛要把人吞噬,只有屏幕上透出微弱的光,而每个影片的主题和音乐也都显得沉重压抑。
四个入围作品的主题分别涉及警察暴力、人权侵犯和酷儿身份认同(queer identity)等,被认为是该奖历史上最具政治色彩的一届。泰特美术馆馆长Alex Farquharson表示,“今年的入围作品都围绕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跟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在各个层面上,我认为这都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政治性时刻。”
Charlotte Prodger_bridgit作品。
今年作品虽然没有往年在视觉上给人们造成冲击大,但并不代表着透纳奖要“改邪归正”。要想4个作品全部看完,至少需要5个小时,极其考验观众的耐心。除去艺术审美的争议外,“冗长乏味”确实成了今年透纳被很多媒体抱怨的“黑点”。意识到问题的主办方已经想好策略——观众用11英镑购买的门票都可以用两次,以缓解游客观看时间过长造成人流移动缓慢的后勤问题。
24日的媒体参观日刚刚结束,各大主流英媒就炸开了锅。英国《卫报》给出了满分五星好评,该报评论家Adrian Searle认为 “每一个作品都值得一看,虽然没有油画、没有雕像,却是透纳奖历史上最好也最重要的一届。”
但除《卫报》之外的其他媒体似乎都从不同方面的挑衅。《英国电讯报》直接质疑这些作品是否是真的艺术。该报评论家Mark Hudson认为,虽然这些影片提出的社会问题都值得引人深思,但如果艺术的未来就是在黑乎乎的房子里看电影,那真的需要上帝来拯救了。”而《泰晤士报》更是警告自己的读者,“这可能不是你想要的艺术”,这些作品看起来像是自我放纵、概念大于艺术、制作糟糕的电影的集合体。
Luke Willis Thompson作品。
今年入围的四位艺术家分别是:
法庭建筑(Forensic Architecture)
Forensic Architecture是一个由15名建筑师、电影制作人、考古学家、调查记者、律师和科学家等人组成的团队。团队调查了国际犯罪和不公正。它展示了对以色列南部内盖夫地区贝都因人口的调查。具体来说,就是2017年1月18日的事件,当时警方试图清理一个未被认可(unrecognised)的村庄,导致两人死亡。团队通过多学科结合的方法,以建模、设计、模拟等手段重建现场,为社会及案件调查提供参考,推动建筑艺术与科学技术在更广阔领域的应用。
纳伊姆·莫海曼(Naeem Mohaiemen)
纳伊姆·莫海曼1969年出生于伦敦,父母是孟加拉人,在刚刚独立的孟加拉国长大。他的作品包括电影、装置作品和文章,调查了二战后的跨国左派政治、去殖民化的遗留问题,以及抹除和改写政治乌托邦记忆的行为。
展览放映了两部NaeemMohaiemen的影片。获得今年特透奖提名的作品是虚构影片TripoliCancelled,该片讲述的是一名男子独自在废弃的机场生活了10年的日常生活。影片的灵感来自一个真实的事件,但很快就进入一个虚构的创作。艺术家在接受《卫报》采访时说:“我想拍的是一个关于孤独的电影,但当电影上映时,难民危机已经全面爆发。”对于观众对此作品关于难民问题的隐喻,Mohaiemen说:“你不可能在放映关于一个人被困在机场的电影时,认为没有人会把它解读称为难民危机的隐喻。”
夏洛特·普罗杰(Charlotte Prodger)
夏洛特主要从事动态影像、雕塑、写作和表演。她的作品探讨了关于酷儿的身份认同、景观、语言技术和时间的问题。她的入围作品是BRIDGIT,作品名字是古爱尔兰神话中女神的名字,这部作品仅使用iPhone拍摄,探索身体与器械的结合与延伸。
卢克·威利斯·汤普森(Luke Willis Thompson)
他的作品跨越了电影、表演、装置和雕塑等领域,讲述了阶级、种族和社会不平等、制度暴力、殖民主义和强迫迁徙的创伤历史。
30岁的Thompson是今年最年轻的提名人,他凭借戴蒙德·雷诺兹的35毫米黑白肖像片(portrait of Diamond Reynolds)入围决赛。影片源于2016年发生的事件——雷诺兹的男友在明尼苏达州被警察开枪击毙,坐在男友边上的雷诺兹立即用手机拍摄,用Facebook的直播功能上传网络。
展览会放映三部他的35mm胶片作品:Cemetery of Uniforms and Liveries, Autoportrait和Human。
(编辑:刘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