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报道截图
11月27日,日本政府在新防卫大纲中,首次承认对“出云”型DDH的航母化构想,将搭载短距/垂直起降的F-35B,以加强应对“西南诸岛”(包括钓鱼岛在内)和中国海军。
DDH(Helicopter Destroyer)意为“直升机驱逐舰”,是海自独有的舰种。冷战期间为配合美国海军执行远洋反潜、维护交通线的任务而发展而来,注重舰载直升机的数量和反潜能力,后据此发展出了直通甲板的DDH,也被视作“准航母”。
日媒报道截图
如今日本已发展出16DD、22DD两代“准航母”,吨位也从14000吨升至20000吨,可搭载直升机14架,也是日本战后最大的战舰。未来配备F-35B这样的固定翼舰载机后,将成为真正具备进攻能力(虽然有限)的真正航母。
之前自民党党内在讨论时使用的是“多功能母舰”的谨慎称呼。而此次事实上的航母构想,也引发了舆论界与在野党的不安,称航母作为进攻武器有违“专守防卫”的自卫队使命。
防卫相岩屋毅在发布会上回应称,“(对于航母的定位)会考虑各方意见。”目前海自装备有2艘“出云”型“准航母”(DDH-183出云、DDH-184加贺),防卫省相关人士还表示,未来拟增至3艘,达到1艘部署、1艘训练、1艘维护的理想状态。可见日本海自的航母化已成定局。
F-35B上舰确实还面临着诸如尾烟灼烧甲板等问题,但这些都属于技术问题,更值得关注的F-35B为日本海自带来的战术革新。
NIFC-CA(海军综合防空火控系统)架构
F-35B与NIFC-CA
前日本防卫相中谷元曾披露,中国轰6K轰炸机+CJ-10巡航导弹的组合“已经成了日本的一大重要关切问题”。日本正研究引进美国海军的NIFC-CA,以对抗“中国导弹威胁”。
NIFC-CA是海军综合防空火控系统(NavalIntegrated Fire Control-Counter Air)的简称。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积极推进该项目。其目标是通过NIFC-CA改变多平台“各自为战”的局面,将每艘舰艇、每架战机获得的战场情报整合,并分发共享,以获得“协同交战能力”(CEC)。这也是美军应对中俄等国“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为数不多的办法。
按照设想,NIFC-CA将以SM-6导弹为核心,担负反导+防空的双重任务;E-2D“先进鹰眼”预警机与升级至基线9的宙斯盾系统负责搜寻目标;F-35具备传感器和隐形优势,可以在高威胁区域代替E-2D作为中继节点和传感器平台;无人机提供长航时大面积的监视与侦察(ISR);EA-18G“咆哮者”则利用电子战能力干扰、压制对手,寻求制电磁权;F/A-18E“超级大黄蜂”则是系统中的“弹药卡车”。
作为NIFC-CA中的关键节点,隐身能力将令F-35可以缩短被探测距离,“这将会提高NIFC-CA打击一系列复杂目标的能力。”而其AN/AAQ-37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可让F-35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被动探测空中和地面目标。此外,机体多处分布的热敏探测器让F-35具备了“被动球形感知”能力,提高了防空火力威胁下的存活率。
日本正寻求本国的NIFC-CA能力
日版NIFC-CA构建中
对比美国海军的NIFC-CA,人们不难发现,“闷声大发财”的日本人悄然的配置齐了基本硬件:
1.2016年8月,日本与洛-马签署合同,将最新的2艘宙斯盾舰——“爱宕”升级到基线9,具备了发射或引导SM-6的基础。
2.2018年,美国批准向日本出售9架E-2D预警机,已经交付至少4架。
3.2015年12月,日本于名古屋组装首架自产型F-35A。2017年,洛-马为日本生产的首架F-35A下线。
4.从2002年开始,空自就使用F-15DJ战机测试名为“战斗机搭载型电子防御装置”的电子战装备。双座版的F-15DJ未来有望扮演穷人版“咆哮者”的角色。
5.升级后的F-2、F-15J则将是同样穷人版的“弹药卡车”。
在美国重返亚太、中国军力崛起的两大背景下,NIFC-CA对于夹缝中的日本显得尤为重要。自卫队以F-35+E-2D+“爱宕”构建的“穷人版NIFC-CA”或许并不可怕。而一旦日本将这些平台集成到美军体系当中,美国指挥官可以让日本人分担反导或舰队防空任务,他们将成为作战节点的有力补充。
NIFC-CA让防御方的导弹突破了火控系统限制,得以超地平线拦截对手,扩展了抗巡航导弹饱和攻击的能力,进而为拦截反舰弹道导弹等中国“杀手锏武器”赢得了机会。
日媒报道截图
还欲增购F-35B
除了雄心勃勃的航母计划,日本还希望购买80-100架的F-35战机,订单总额将超过1万亿日元。安倍政府也视之为弥合日美贸易逆差的工具,希望以此打动川普。安倍曾明确告诉川普,“引进包括美国高性能设备对日本加强防御能力至关重要。”
之前日本已计划购买和联合制造42架空优型的F-35A,而此次额外增购的100架将包括F-35A和具备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
目前,日本空自还保有约200架的各批次F-15J,其中超过一半因机体寿命等原因无法升级。防卫省希望用F-35A替换无法升级的F-15J,同时增强和保留剩余的F-15,并为海自增配F-35B。
日本对于航母的运营经验还是二战期间
F-35B玩法多样
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在亚太范围内展开了F-35B的测试,有很多经验值得日方学习。
今年3月,美军首个具备作战能力的F-35B中队——VFMA-121战斗攻击机中队的10架F-35B战机随“黄蜂”远征打击群,赴东海演习。这项演习意义重大:海军陆战队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固定翼舰载机(比过往的AV-8B强到不知哪里去了),F-35B与两栖攻击机的组合,增强了两栖编队的作战能力,让海军陆战队在兵力投送之外,具备了更强的火力投送能力,可媲美很多国家的航母编队。
未来,美国海军陆战队还计划在新的两栖编队内加入MV-22倾旋翼飞机,探讨在亚太的蛙跳战术、“海-岸-海”穿梭空袭战术、防区外岛礁打击/夺岛战术等。不仅针对意味明显,而且极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