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记者陈述报道】很多人把下议院对脱欧方案的表决形容为“一代人最重要的投票”。只是投票结果很可能无法告诉我们,这将是脱欧进程走向结束的开始,抑或仅仅只是脱欧序章的结束。
11月25日的欧盟峰会,英国与欧盟领导人仅用不到一个小时,就正式宣布就《退出协议》达成一致,并为双边未来关系发表《政治宣言》。根据11月29日提出的下议院事务动议,有关“二合一”脱欧协议的辩论将于下周二(12月4日)展开,最终的投票将在12月11日进行。从特雷莎·梅正式推出脱欧方案到目前为止,一切似乎都循着她的计划进行——争取到内阁支持、留住重要脱欧派成员、平定保守党内叛乱、与欧盟达成保持多种可能性的未来关系宣言。但大家都知道,这些都是简单操作,真正的困难还在前方。
投票结果、票数、投票人同样重要当前,英国上下都在讨论特雷莎·梅如何能够争取到多数议员的支持,让自己的方案得以通过。(关于特雷莎·梅到底需要多少议员的支持,见本期脱欧Q&A。)就目前的风向来看,情况甚至比上周还要糟糕。考虑到投票的重要性,和分歧之严重,最终的票数差距、投票阵营的组成和单纯的“是或否”的结果都将成为预测下一步行动的指标。
如果议会为方案投下赞成票,这将是特雷莎·梅个人政治生涯的最大胜利。但其中也不乏危险。投下赞成票的人都有哪些将会非常关键。如果届时特雷莎·梅无法争取到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DUP)的支持,保守党将即时丧失议会多数席位,特雷莎·梅内阁将变为少数派政府。与此同时,微弱的多数将意味着在后续政府推出“脱欧议案”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在获得批准之前,将会经历冗长的议会发言和众多的修正案。
如果方案在议会投票中遭到大比数的否决,特雷莎·梅将很难找到继续留任的理由。为了不给议会中的反对者占据先手,她拒绝就有关个人的政治决定做出表态。但她以近乎威胁的方式提出“我的协议、无协议或者不脱欧”选项的时候,就已经阻断了惨痛失败后的回转余地。
但如果投票中赞成与反对的票数非常接近,那么脱欧争论还将在议会内外持续至圣诞节之后。小比数失败可能会迫使特雷莎·梅继续争取议员支持,对协议进行微调,然后重新提交议会投票。然而问题在于,议员们所关心的爱尔兰边界后备方案、捕鱼权等问题,欧盟没有动机就这些内容进行调整。调整空间有限,意味着争取支持会非常艰难。
目前,特雷莎·梅和她的推销团队仍然在努力说服英国民众和议员接受她的方案,尽量避免回答一旦方案遭到否决,内阁的预备方案是什么。但随着投票时间点的临近,如果下周此刻议会风向仍然没有改变,特雷莎·梅可能不得不透露更多有关“PlanB”的打算。
PlanB很多但都有“致命弱点”提前大选和第二次公投都有可能发生。前者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发生:1、议会三分之二的议员投票同意;2、议会简单多数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动议”。第二种情况发生后,如果在14天内政府无法通过“信任动议”,将自动触发大选。大选是工党最希望发生的情况和保守党的噩梦,因此保守党会尽一切努力避免大选的发生。
第二次公投被很多留欧派视为撤回“脱欧”的法宝。但是进行公投首先要在下议院通过议案,需要多个月的准备。(脱欧公投从政府提交议案到正式举行公投一共花费了13个月。)这意味着英国不得不延后脱欧日期,欧盟是否同意延后还有待观察(需所有成员国一致同意)。即便举行公投,选票上的问题是什么?是脱欧、留欧的双选?还是无协议脱欧、特雷莎·梅方案、或者不脱欧的多选?议会各方也很难就此达成共识。
值得注意的一个关键点是,在“是否脱欧”问题上,议会立场与2016年的公投结果不同,绝大多数议员是留欧派。同样,反对无协议脱欧的议员也是大多数。因此,在提前大选和第二次公投可能性都很低的情况下,最有可能的结果依然是在无协议脱欧和特雷莎·梅方案之间寻求折衷。目前可见的提议包括强硬脱欧派所说的:支付欧盟一笔费用,寻求无协议脱欧延后,以及软脱欧派所倡导的:留在单一市场寻求关税合作的“挪威+”模式。
但每一种方案都有各自的“致命弱点”,具体如何脱欧目前仍是扑朔迷离。特雷莎·梅和杰里米·科尔宾将在议会投票前举行公开电视辩论。在此之前,想要预测未来如何演展,或许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线索。
1971年10月在下议院进行的有关加入欧洲共同市场的辩论也曾经被形容为“一代人最重要的投票”。投票前,爱德华·希斯领导的保守党政府同样面临者极度分裂的党内和议会情况。投票前的民调持续显示英国民众反对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希斯则表示做出决定的是议会,而非民意调查。经过长达六天的辩论和176名议员发言,最终议会以358:244的比数决定加入欧洲共同市场。122票多数超出很多人的预期,69名工党议员违背了政党指示投下了赞成票。
这一投票结果正式开启了英国结束光荣孤立,拥抱欧洲大陆的进程。12月11日,在同一地点进行的投票结果将告诉大家,英国将会以何种方式结束这一进程。
(编辑:刘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