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4月24日李璟桐编译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了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称法国需开拓新市场,加强在该地区的经济合作。这是自2005年希拉克之后的20年来,首位法国领导人到访这个非洲东海岸的前殖民地岛国,引发广泛关注。
欧洲新闻台(Euronews)报道,在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Tananarive),马克龙与马达加斯加总统安德里·拉乔利纳举行会晤,双方在能源、农业和教育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共识,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谅解备忘录。马克龙还宣布法国开发署将为马达加斯加东部的沃洛贝水电大坝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法国财政也将提供贷款。这座水电大坝已规划近十年,建成后将有望改善当地能源供应状况。
此次访问正值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加速演变之际,马克龙此行也透露出法国对印度洋地区战略布局的考量。他21日称强调法国需开拓印度洋委员会市场,进而拓展至东非和印度洋更广泛区域。24日马克龙将出席印度洋委员会的峰会。报道指出,印度洋委员会由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科摩罗、塞舌尔和法国海外领土留尼汪组成,中国、印度和欧盟等重要国家和国际机构是该委员会的观察员,该地区战略意义与经济价值凸显。
然而,法马两国关系并非只有合作的温馨一面,历史遗留问题如阴云笼罩。殖民时期纠纷遗留至今,马达加斯加对一组(5个)法国领土小岛主张主权(马称“散落群岛”,法国称其为“埃帕尔斯群岛”),还要求法国归还19世纪末被法殖民军杀害的当地国王遗骸。
访问期间,双方就群岛问题商定于6月30日开启新一轮会谈。法国倾向两国共同管理,但英国将查戈斯群岛控制权移交给毛里求斯一事,刺激马达加斯加部分人士要求完全掌控散落群岛。
不过,拉乔利纳称马达加斯加和法国“决心共同找到解决方案”,马克龙也表态将就归还三具从马达加斯加运至法国展出超125年的头骨(其中一件据信为1897年被法军斩首的萨卡拉瓦人国王托伊拉的头骨)与马达加斯加合作。
马克龙此次马达加斯加之行,以合作为纽带,试图强化法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但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之路仍布满荆棘,未来法马关系走向,需各方持续智慧与耐心地探索协商。
(编辑: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