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旅法华侨华人和亚裔团体集会纪念一年前遇害的张朝林。(图片来源:欧洲时报实习记者步潇潇 摄)
【欧洲时报实习记者步潇潇巴黎报道】8月7日下午,旅法华人在张朝林遇害地点发起张朝林遇害一周年纪念活动,希望以此活动向法国政府和民众表达华人群体反暴力、反歧视的决心和意愿。张朝林家人、旅法华人代表、欧拜赫维利埃(Aubervillier)市政府以及闻讯而来的中法群众等两百余人参与了纪念活动。
2016年8月7日,旅法华人张朝林在法国93省欧拜赫维利埃市遭三名男青年暴力抢劫至重伤,于8月12日不治身亡。法国司法当局于近日宣布以“暴力抢劫致死”罪名,并因“情节严重的种族主义犯罪”将三名涉案人中的两人移送重罪法庭审判,另一人送交未成年人法庭处理。
“不要再有第二个张朝林”
当天的悼念活动于下午4点在欧市学校路(rue des ecoles)开始。张朝林的妻子、妹妹、妹夫等人来到现场,在张朝林的遗像前点燃蜡烛。活动组织者及旅法华侨华人社团代表身穿写有Sécurité pour tous(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白色上衣,向遗像敬献鲜花。欧拜赫维利埃市政府多位副市长来到现场,向家属表达慰问。
张朝林辞世后,旅法华人华侨反响强烈,多次举行悼念活动,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暴力、要安全”游行示威,要求法国政府改善地方治安。今次活动发起方之一、法国华裔青年协会会长王瑞告诉欧洲时报记者,举行此次活动是希望法国社会不要忘记张朝林是因针对华人的种族歧视而被害。
“犯罪嫌疑人因为张朝林是华人而认为他有钱、容易打劫、犯罪风险较低而进行暴力抢劫。现在在法国还有很多这样的华人受害者,不安全感依旧很强烈。”王瑞说。
王瑞说,此次悼念没有设定任何讲话环节或口号,活动信息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在巴黎的华人,并通知欧拜赫维利埃市政府,希望大家自由前往纪念。记者注意到,从下午3点钟开始,已有多家法国媒体记者来到现场报道,并且有两辆警车及多名警员驻守在街道两头。
17点30分,集会现场全体人员为张朝林默哀一分钟。张朝林的妻子和妹妹始终在遗像前哭泣,没有接受任何媒体采访。张朝林的妹夫王金珍告诉记者,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但全家人仍旧沉浸在悲痛的情绪之中。尽管提出了补偿的相关诉求,但从案发至今,张朝林家人没有收到来自欧拜赫维利埃市政府任何形式的补偿,张朝林妻子的身份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她只能通过做更多制衣工作来补贴家用。
而据王金珍介绍,张朝林的两个儿子也经常向他倾诉生活不易和悲伤情绪。张朝林的母亲至今郁郁不安、身体欠佳。家人并未告知她今天的纪念活动。
王金珍说,目前全家人都希望法国方面能尽快惩罚凶手、伸张正义,并确保改善该地区安全状况。
坚决反对针对华人的歧视
欧市副市长Jean-Jacques Karman在现场接受欧洲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朝林事件具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今天市政府的代表前来是为了坚定表达反对种族歧视的立场。
市政府已经在保障该地区安全、增加安保力量方面做出努力,同时加强反种族歧视的宣传,避免此类事件再次上演。这不仅是为了华人,也是为了所有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当天,有很多欧市居民自发前来悼念。法国巴黎华人维权中心会长曹华钦是张朝林案发后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并在医院陪伴张朝林直到最后时刻。曹华钦告诉记者,他今天来到现场,是不希望有第二个张朝林出现,不希望再有中国人遭遇同样的不幸。街区安宁、增加警力是华人居民最基本的诉求。
活动发起人旅法华人、媒体人雷丹宇对记者表示,8月7日是一个悲痛的日子,也是一个重要的日子。在华人移民历史上,这一天是一个转折点,法国华人的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大大提高。她表示,“我们自己要行动起来,让法国社会听到我们的声音。沉默不会给我们的生存状况带来任何改善。”
在现场采访的二十多家法国媒体普遍关注事发以来,目前该地区的安全现状有哪些改进,华人群体提出哪些诉求,政府是否做出响应改进。对此,雷丹宇告诉本报记者,尽管欧拜赫维利埃警察局方面统计的暴力抢劫案件受害者人数有所减少,但就华人社团所掌握的情况,该数字依旧居高不下,并且还有很多受害人没有报案。尽管同市政府方面的沟通仍在继续,但对方承诺的监控摄像头依旧没有安装,承诺增加的警力也没有看到。她希望籍今天的活动,呼吁更多受害者能够站出来报案,并且继续就安保问题向市政府方面施压。
法国媒体再次聚焦张案
当日,法国各大主流媒体再次重点关注了张朝林事件,并对当天的纪念活动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网民相关评论众多。
截至本报发稿,《费加罗报》7日关于张朝林被袭击一周年的文章(《Un an après, rassemblement pour le Chinois Chaolin Zhang tué à Aubervilliers》)已有百余条留言。
有读者表示:“我们需要能够决断的真法官,也需要更多的监狱”。
也有读者表示:“总是那些不爱发声的人最遭殃。为什么法国政治人物对此漠不关心呢?法国华人是因为势单力薄所以缄口不言吗?”。
还有读者表达了对华人的支持:“和这些勤劳的华人群体保持团结一致!华人从来不惹是生非,也不在街头行乞、假装是受害者,全力支持在法的华人群体”。
在法亚裔不再做“哑裔”
为了改变法国社会针对亚裔群体的刻板印象,越南裔女记者伊莲娜·林仲(Hélène Lam Trong)联手32名法籍亚裔人士共同录制短片《法国的亚洲人》。
该片简要回顾了一百多年法国亚洲移民史,指出想要抵制针对亚裔的刻板印象,就不能再当“哑裔”,而是要站出来发声维权。
伊莲娜·林仲感叹道,亚裔在法国社会的“不可见性”是因为缺乏“代表性”。虽然各行各业都有亚裔的身影,但鲜有亚裔出现在媒体聚光灯下。“集体意识”中的法国人形象不包括亚裔。影视剧作品中几乎没有亚裔演员饰演的“普通法国人”。
伊莲娜·林仲指出,如今亚洲面孔常常成为暴力侵害对象,充满对亚洲人种族偏见的段子和玩笑也司空见惯。想要改变日积月累的成见,就不能再继续逆来顺受。她总结道,“反抗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但如果不想被当作‘透明人’,就要敢于发声。”
(编辑:泽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