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解放军空炸榴弹猛轰越军山头 炸出巨大心理阴影

在1979年和80年代初的对越边境战争中,中国军队曾派出空军的59式100毫米大口径高炮分队,前出部署,进行地面炮兵支援作战,59式100毫米高炮的弹丸重量高达30公斤,威力较大,而且射速较高,能以密集的火力轰击地面目标。配备时间引信,能以空炸形式打击越南军队位于山顶和山腰的暴露工事。

这种大口径高射炮的火力凶猛异常,一个8门制的59式100毫米高炮连,可以在1分钟内向15公里外的越军阵地倾泻120发空炸杀伤榴弹,这相当于2个炮兵营36门122毫米榴弹炮的火力。尽管只是临时的辅助性作战,但也给越南军队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article_img

59式100毫米高炮是中国在60年代初以苏联KC-19M2式100毫米大口径牵引高炮为基础仿制的。苏联在1950年代研制出KC-19M2式100毫米高炮,是二战后世界唯一新研制的一款大口径高炮。这门高炮十分笨重,战斗全重高达9.5吨,大概相当于2门66式152毫米加榴炮的重量,需要配备重型牵引车。该炮能够发射100毫米曳光杀伤榴弹和曳光穿甲弹,初速900米/秒,最大射速可达每分钟15发,对地面目标射击时的最大射程21公里,有效射程18公里。对空射击时的最大射高14000米,有效射高12000米,高低射界负3度~正85度,方向射界360度。

article_img

59式高炮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大口径高射炮,配备炮瞄雷达和高炮指挥仪,可以打击一万米高空的敌机,火力十分凶猛,该炮参加过60年代的抗美援越战争,并取得过辉煌战绩。不过,在现代化战争条件下,空军战机性能飞速发展,大口径高炮的防空效率日益降低。到了80年代,苏联和中国都陆续淘汰了85毫米和100毫米大口径高炮。

article_img

中东战场上的100毫米“自行”高炮,使用ZRU履带式底盘改装。

海湾战争以后,我军认识到,地空导弹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和反辐射导弹的攻击,由于美军等西方国家的空军拥有制电磁战的优势,老式地空导弹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作战效率反而不如高炮,而大口径高炮采用时间引信,不受电子干扰影响,再加上90年代以后,强国空军的主要作战高度回归到5000米以上的中高空。于是,中国又将已经淘汰的59式100毫米高炮重新服役。

article_img

重新服役的59式100毫米高炮经过了改装,性能有了大幅提高,改进了雷达火控,配备了安装有微光夜视仪的2米光学测距机,装备于空军的几个防空旅,以及海军防空旅,用于要地和重要阵地的防空作战,直到2011年才彻底淘汰。中国军队重新服役100高炮的做法,也引起了伊朗的高度重视,伊朗从中国引进了59式100毫米高炮技术,对供弹系统、炮瞄雷达和射击指挥仪进行了多项改进,仿制出了自己的Saeer100式高炮。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