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德国政坛惊现“短信门”!前财长被曝“每小时”向保时捷CEO通报政策进展

【欧洲时报晓梦综合报道 】德国前财政部长、现任自民党党魁林德纳近日因“短信门”再度登上德国热搜。德媒爆料,前部长疑似与保时捷首席执行官布鲁姆(Oliver Blume)存在利益勾结。

德国电视二台(ZDF)报道称,布鲁姆曾在保时捷的一次内部会议中提到,公司在“将合成燃料(E-Fuels)继续用于燃油发动机”写入联合政府的协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称林德纳“几乎每小时都向他通报协议进展”。

保时捷方对此迅速否认,称所谓的密切联系“纯属子虚乌有”。林德纳本人也坚称,自己并未受到任何企业游说影响。但口头的澄清似乎毫无效果。

非营利组织“议会观察”(Parlamentwatch)随即向联邦政府发难。他们要求财政部公开林德纳与布鲁姆之间的短信往来,调查是否存在政策游说的嫌疑。然而,财政部回绝了请求,理由是:这些短信不适用于《环境信息法》(UIG),且部分内容属于林德纳以“自民党主席身份”所发。

然而,这样的解释既没有打动“议会观察”,也让柏林行政法院无法接受。日前,法院裁定:这些短信必须公开。法院明确表示,林德纳与布鲁姆的通信内容与公众利益高度相关,“公众有权了解与合成燃料相关问题上,政府官员与第三方之间通讯的内容和方式,以判断是否存在亲密关系。”

法院特别指出:双方作为职业身份进行沟通,谈的是国家政策,不存在个人隐私权可以优先的理由。“议会观察”组织对裁决表示欢迎,称“这是首次有机会让公众直观了解部长与游说人士的短信交流”。

据悉,欧盟曾于2022年7月提出将在2035年起禁止新售燃油车的计划,执政联盟内部意见的分歧也导致内部矛盾不断激化。林德纳带头反对禁令,主张对使用合成燃料的车型给予豁免。而保时捷,正是德国最坚定的合成燃料“拥护者”之一。

对此,有德国网民呼吁,应该将司法判决的类型(对公众的透明度)扩展到欧盟法院....

另有网民失望地表示:“不幸的是,两名腐败参与者均无需担心任何后果;无论给民众造成多大的损失,他们都可以快乐地继续生活。”

欧洲时报德国版微信公众号:GermanReport

(编辑: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