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德国推新规限制外资并购 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此意?

【欧洲时报孙妺、周文仪编译】据法新社7月12日报道,德国联邦政府当天通过政令,扩大某些情况下使用否决权的权限,该政令加强了对外资收购具有“战略意义”公司的管制,此举在于阻止外资、尤其是中国资本收购德国企业,避免重要技术外流。也表明了德国政府对中国资本的担忧日益增加。

决议作出后,德国联邦经济部长齐布利斯(Brigitte Zypries)表示:“我们仍旧是一个开放的国民经济,但我们同时也关注竞争的环境是否公平。我们要对企业负责。”

有消息称,去年,外国投资人在德国收购的企业数量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主要来自美国、欧洲以及中国的投资人收购了超纪录的共873家德企。由此,对德国技术知识流失的忧虑大为增加。

“制订一套审查程序”势在必行

今后,在德国,如果一个欧盟或者欧洲自由贸易协会(AELE)以外的资本收购德国公司超过25%的股份,这一情况下联邦经济部可以介入审查。

此举是为了确定这宗交易是否可能会对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产生威胁。

齐布利斯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被收购,这使得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面对来自 “一个经济不像我们一样开放的国家” 的资本,德国政府认为“制订一套审查程序”势在必行。12日通过的政令能够对本国企业提供更好的保护并且能够保证更好地实现互利共赢。

审查外国资本时间延长2个月

德国决定将会用四个月的时间而不是现行的两个月来审查这些外国资本。受到审查保护的领域涵盖服务业或为本国战略领域部门开发转件的企业,战略领域部门比如:能源网,电信网,核电站,供水,医院或机场。

德国经济部国务秘书马赫尼希(Matthias Machnig)在《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上宣称:“我们确实是开放的国民经济但是我们并不天真。”

德国工业联盟批评德国政府限制境外资本的做法,并宣布说:“德国应该向外国投资者们呈现一个开放的姿态。”作为该联盟的负责人之一,迈尔(Stefan Mair)表示:“对于多边经济和基础设施战略的定义是宽泛的”,他还补充说,德国政府此举会使这个欧盟第一经济体在投资者眼中“活力减弱”。

2016年,中国美的(MIDEA)家电集团以46亿欧元收购了德国工业机器人与工厂自动化设备制造集团库卡(KUKA)。德国与欧盟当时注意到德国科技因此转移到中国,但无计可施。

随后,中国福建宏芯基金(GRAND CHIP)意图收购德国爱思强(AIXTRON)半导体公司,但由于美国反对,最终收购未成,美国担心中方使用德国的产品用于军事用途。

德国不只是中国投资者的优先目标。美国特斯拉(TESLA)电动车制造公司去年收购了德国格罗曼(GROHMANN)自动化电机工程公司,格罗曼曾经是德国戴姆勒(DAIMLER)与宝马高档汽车的供应公司。

默克尔夫人很早就支持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提议:为了保护欧盟的战略部门,在外国企业收购欧盟企业的程序中,赋予欧盟机构更多监督审核的权力。

德国将与法国及意大利一起提出一项倡议,意欲加强欧洲联盟的规定。但这个倡议在欧盟内部遭到来自葡萄牙、希腊及西班牙的阻力,这些国家担心这样的措施将阻碍外国投资者到其国内投资。

尽管中国人首先对西欧的高科技企业感兴趣,但中方在南欧与东欧工业与服务业中的投资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非常受欢迎。

(编辑:攀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