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装备数量较多的苏式坦克为例,采用的大多是V12水冷柴油机,在动力舱内横置布局,如果发动机纵置的话,动力舱空间至少要比横置方案大一倍。
与苏式坦克相比,美国M1坦克动力系统虽然称不上系统工程的典范,因为它仅仅是先进技术的累积产物,并不像俄罗斯和亚洲某坦克技术强国那样,在性能上实现了1+1>2的效果,但毕竟在发动机动力集成设计领域开创了成功的先例。20世纪70年代,西方坦克设计思路开始逐渐注重坦克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作用关系,动力系统集成化设计理念开始崭露头角。
欧洲标准设计出来的“豹”2坦克动力舱
AGT-1500燃气轮机与X-1100-3B传动系统在动力集成设计思想指导下组成的动力包,与过去美国坦克的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集成设计能够使发动机和传动两大单元从结构继承和性能匹配两个方面形成一个整体,每个部件都将与整个系统形成一个整体,而不是追求某一个功能或者某一项指标的单独“高水平提升”。将动力包的设计思路从过去以部件为基础、以性能和匹配参数为目标,变成了以动力系统为基础、以提高整车性能为目标。这样的转变落实在每一个部件上,表现出极高的匹配性。比如发动机系统中的间壁式回热器,它是提高燃气轮机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回热器由外部壳体和内部芯体组成。芯体是由600片经过冲压加工形成的波形板片组成的,每个板片厚度在0.153-0.2毫米之间,两个板片为一组,由激光焊接形成一个外径680毫米、内径370毫米、长度580毫米的整体。这其中学问最大的是波形板片的形状与尺寸,既要兼顾散热效率,又要考虑使用效率。根据试验得出,在发动机达到的功率越低时,回热器使燃油消耗的效率降低得就越多,但这并不是无限量的降低,而是无限趋近于节油40%,但随着发动机工作的功率逐渐加大,节油效果也呈函数曲线的规律逐渐下降,到AGT-1500燃气轮机能够达到的1500马力峰值时,回热器的节油效率不足10%。
美国AGT-1500燃气轮机
这样的部件虽然在坦克高速行驶时作用并不大,但如果将其纳入M1坦克的整车环境中进行综合匹配,在坦克起动时,发动机本身的技术指标和液力综合传动的工作特点,会造成极高的油耗,而被纳入整车综合性能考虑的间壁式回热器,就成为了降低油耗、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车辆整体性能的合理部件。于是,AGT-1500燃气轮机与X-1100-3B传动系统的这次结合,不仅使M1A1坦克如期成功定型,同时也为美国将燃气轮机动力系统技术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