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从定制棺材到包豪斯风骨灰盒 英国人重新思考和面对死亡

【欧洲时报8月26日刘涛编译】在气候危机和日益增长的世俗主义背景下,英国人谈论和思考死亡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用柳树、香蕉叶和羊毛制成的棺材,到以拼字游戏和钢琴为主题的定制棺材,再到包豪斯风格的骨灰盒,英国正兴起一股葬礼新潮流。

英国《卫报》报道,英国非传统殡葬业的需求正在增加,2020年以来,伦敦殡葬公司Poetic Endings筹办的葬礼数量增加了82%。已运营近20年的殡葬公司Natural Endings的创始人罗西·格兰特注意到,过去几年里,人们会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殡仪馆,而不再是就近选择。

许多殡仪馆的风格也跟以往不同。Exit Here常被路人误认为是一家艺术画廊。Poetic Endings的创始人路易斯·温特说,他们的殡仪馆“非常植物化,非常宁静”。格兰特则说他们的殡仪馆非常现代和舒适,“绝对不是维多利亚时代那种审美”。

这种转变是时代变化的结果,当人们希望过上更环保的生活,使用更环保、可生物降解的棺材被认为更有意义,而这都是由日益世俗化的社会在宗教之外寻找传统所驱动的。

人们谈论和思考死亡的方式也在变化。温特说,随着现代社会对心理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年轻人认为死亡带来的悲伤是“自然现象”。“把悲伤压下去,假装它不存在,然后说:‘死亡根本不算什么,喝瓶酒笑一笑就好。’这是‘不自然的’。”她说,葬礼是死亡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办对了,以后就可以避免各种问题。”

描述死亡的语言也在变化,如不再使用委婉语。温特说,现在可以直接使用代表死亡的词汇,如“death,dying,die,dead”。格兰特则自称殡仪员,而不是葬礼承办人,她说后者“太等级化”,“我们希望让家庭掌握主动权”。

非传统葬礼的浪潮主要由女性引领。温特说,英国曾经的死亡工业化导致了“戴大礼帽男性的父权运动”,如今女性在死者护理方面重新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其实是过去做法的一种回归,当时死者由社区护理,其中大部分工作由女性完成。

格兰特说,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再次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名心理治疗师,她认为了解死亡很重要。“我们想要揭开死亡护理和葬礼的神秘面纱,使死亡不再可怕。”

现在,英国有越来越多与死亡有关的教育和服务可供选择,从死亡咖啡馆到为家庭提供临终支持的死亡培护师。前绿党议员卡洛琳·卢卡斯正在接受相关培训。她说,“在英国和西方,我们在谈论和对待死亡方面都很糟糕”,称其为“最后的禁忌”。但现在,“生前葬礼”也开始流行,即在死前举行葬礼,庆祝还活着。过去几年里,从Griefcast到CNN主播安德森·库珀的All There Is,许多播客都在提供倾听和思考死亡和悲伤的空间。

(编辑: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