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词曲全由AI生成 一首移民歌曲跻身德国音乐榜单前50

【欧洲时报8月19日刘涛编译】一首关于移民的歌曲《Verknallt in einen Talahon》现已跻身德国最受欢迎歌曲榜前50,这首歌的作词、作曲和美工完全由人工智能生成,这在德国音乐市场可能是第一次。

英国《卫报》报道,这是一首恶搞歌曲,目前在德国最受欢迎歌曲榜排名第48。它将现代歌词与20世纪60年代的施拉格(schlager)流行音乐结合在一起,歌词充斥着对移民种族的刻板印象。发行不到一个月,这首歌在Spotify上的播放量达到350万次,且在该平台全球热门排行榜上排名第三。

这首歌的创作者乔舒亚·瓦格胡宾格(艺名Butterbro)说,他将一些关键词上传到Udio制作了副歌。Udio是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根据简单的文本提示生成人声和音乐。在TikTok上获得好评后,他又用Udio生成了主歌。“我认为这首歌仍然有足够的自由创作空间。”这位IT专业人士和业余音乐家说。

这首歌引起了德国媒体的关注,不仅因为它使用了人工智能,还因为内容。歌名直译是“与Talahon坠入爱河”,“Talahon”来自阿拉伯语,意思是“过来”,在德国常用来形容有移民背景的年轻男性,带有贬义。

歌词模仿了20世纪60年代经典歌曲常见的“好女孩爱上坏男孩”故事情节。瓦格胡宾格说,他想创作一首公开嘲讽大男子主义的歌曲,但最主要的动机还是创作一首能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的歌曲。“这是我给自己的挑战。”他说。

德国报纸《世界报》的文化编辑玛丽-路易斯·戈德曼称这首歌在恶搞和歧视之间把控得很好。“移民青年文化与德国施拉格保守主义的结合让一部分听众感到兴奋,也让一部分听众感到不快。”她说,“(歌曲中的)Talahon并没有隐藏他落后的性别形象,但他(Butterbro)究竟是在淡化、美化还是攻击,还是有争议的。”

音乐杂志《Diffus》的撰稿人费利西亚·阿加耶对这首歌的流行有疑问,因为德国和奥地利年轻人认为“Talahon”一词是对移民的侮辱。她举例说,右翼团体利用这个词来挑起矛盾,煽动伊斯兰恐惧症和仇外心理。“Butterbro似乎并不理解这个词的负面涵义,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做法是助力这个词成为主流。”

许多类似风格的人工智能歌曲在德国社交媒体上传播,很多都是20世纪60年代MOR施拉格流行音乐的甜美人声和粗俗、性化的歌词的混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音乐制作人也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来制作知名歌手风格的人声。2023年,披头士乐队发行了单曲《Now and Then》,这首歌就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了约翰·列侬的人声。

今年4月,加拿大说唱歌手德雷克上传了一段人工智能版本的图帕克·沙库尔的声音,但这位已故说唱歌手的律师威胁要起诉后,音频被下架。

(编辑: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