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林塔娜,海军潍坊舰航海部门操舵兵,上士军衔。先后执行第十九批、二十八批护航任务。
“草原妹”变身大洋舵手
登上潍坊舰后第一次出海,希林塔娜就出了名——因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天生不晕船。在她眼里,大海与草原,战舰和骏马,在某种程度上有了最神秘的结合。
“不晕船是一个优势,但成为合格的操舵兵可得下苦功夫。”潍坊舰操舵班长程海伟告诉希林塔娜,操舵兵既要精准地执行指挥员下达的指令,又要合理地判断海浪的走势,使舰船平稳运行,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
作为潍坊舰唯一的女操舵兵,希林塔娜暗下决心:要尽快通过岗位考核,独立值更。但第一次参与值更,便让她终身难忘。
那是她随舰执行第十九批护航任务。一天,舰艇航行至印度洋,海况很差,班长程海伟指导她进行操舵。舰长下达左转指令,希林塔娜迅速转舵。但由于暗涌大,转向快,舰艇一下子摇晃起来。
“谁操舵?怎么压舵的!”受了舰长的批评,希林塔娜感到既害怕又委屈,回到住舱偷偷抹起了眼泪。
为了更迅速更准确地理解指挥员的指令,希林塔娜把航向数字随机打乱,密密麻麻写满一张纸,贴在自己的床头,每天会一直默念直至入睡,培养自己的反应能力。
很快,她通过独立值更考核,顺利成为合格操舵兵,开启了自己驾舰远洋的航程。
2015年3月26日,全体舰员接到命令,立即奔赴也门荷台达港,执行撤离中外公民任务。
驾驶室内,希林塔娜作为2号手,站在班长身后。舰艇驶入港口,码头上等待撤离的中外侨民高举五星红旗,大声呼喊“祖国万岁!”“感谢中国!”。
“我们来了,你们就安全了。”看着码头的侨民和鲜艳的五星红旗,希林塔娜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我们来接你们回家。
舰艇稳稳靠上码头后,潍坊舰迅速按方案展开撤离。搭舷梯、设立警戒区、接洽事项、核对人员、安检、登舰、人与行李分离一气呵成,希林塔娜作为引导组成员,负责引导妇女儿童进入住舱。
仅仅71分钟,400余名中外侨民全部撤离登舰,平均每人用时不到10秒。
为了让登舰的侨民休息好,潍坊舰腾出全部舱室和床位,几个女兵还在舱室里悬挂中国结,贴上“欢迎亲人回家”的标语,把平时积攒的饼干、牛奶、水果放在床头,为侨民们营造温馨温暖的氛围。
今年9月,潍坊舰执行第二十八批护航任务归来后,再次出航参加演训任务。
舰艇航行在黄海某海域,透过驾驶室舷窗望去,墨色的海水仿佛要漫上天际,与大朵大朵的黑云相接,灰白的巨浪飞溅,不断扑向驾驶室,却被利剑一样的舰艏一次次劈裂。
“向左15度!”“向左15度……航向345到!”希林塔娜站在驾驶室内,紧盯前方,稳握舵柄,精准执行舰长的每一个指令。
希林塔娜常开玩笑说:“我才不羡慕那些开豪车的呢!我开的可是军舰!”
在蒙语里,希林塔娜的意思是“草原明珠”。希林塔娜期待着,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随着潍坊舰去向更远的海,见证更深的蓝。
军报记者微信发布
作者:李昊、王冠彪、王游;
编辑:葛志强;
编审:张华婧;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转载请注明来源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微信 iOS 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二维码转账支持公众号。

已发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