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苍南招引在外名家“文化返乡” 军旅作家黄传会书屋揭牌

温州网讯 古街,拐角遇书屋,是怎样的一种美!昨天上午,以苍南籍军旅作家黄传会名字命名的“黄传会书屋”,在六百年老街苍南矾山福德湾揭牌,成为当地一道文化新地标。当前,苍南县正积极招引一批在外名家“文化返乡”,助推当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黄传会是海军政治部创作室原主任,曾兼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黄传会书屋设在福德湾老街入口处,由一间两层高的旧民居改建而成,古 香古色的格调,与老街相得益彰。书屋现有藏书约500册,一部分为黄传会自己的作品,另一部分是他捐赠的书籍。记者见到,现场不断有游客和当地群众入内参 观,翻阅起一部部散发着墨香的作品。“落座古街一角,静静品味书籍内涵,可以让旅行更有心灵收获。”来自福鼎市的游客张明辉说。

“我是矾山的儿子,但我是个不合格或‘不孝顺’的儿子,这么多年来未能为家乡修过一条路,筑过一座桥,深感内疚。我该怎样回报家乡?我是文学创 作者,手中有笔呀,于是萌生了在福德湾老街开设书屋的念头。”黄传会吐露心迹说,他想以设书屋的形式向家乡父老汇报自己一直在努力创作着、奋斗着,同时让 来矾山旅游的游客,如果走累了,可以来这里坐一坐,歇口气,翻翻书,感受苍南的文化氛围。尽管,黄传会长年在外,但他始终不忘家乡人和家乡事,其作品《抗 日名将朱程》、《中国一个县》、《首例农民告县长案》等作品都是取材于苍南。不久前刊登在《人民日报》副刊上的文章《我的名字叫苍南》,更是成为宣传苍南 的活广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苍南是全市文化建设的一大阵地。苍南县委书记黄荣定说:“苍南多一座酒楼不见得富庶,而多一 座书城则可以点亮一盏文化明灯。”他们正充分发挥苍南籍文化名家丰富的优势,着力推进“文化返乡”工作,促成一批文化名家和文化项目反哺家乡,为文化温 州、文化浙江建设添砖加瓦。

据悉,苍南“文化返乡”工作成果逐步显现:书法家林剑丹等人,倡议并参与兴建省内最具规模的现当代书法碑林——莒溪镇“伯温碑林”,成为当地推 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一道“金名片”;作家哲贵创作非虚构作品《金乡》,入选2017年中国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展现金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人文精 神和发展变迁;出品人林贤峰今年在苍南开拍院线电影《单车骑缘》,反映苍南人敢为天下的精神;在外企业人士陈爱陶回归苍南,致力于大规模生产、推广苍南老 土茶,提升当地农特产品品牌文化……

苍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森森表示,苍南将继续积极努力搭建平台、优化服务环境,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在外名家回归创作和发展文化项目,引领文化新风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产业前行,同时让外界更好地了解苍南的多元文化。

来源:温州日报

记者:林乃鹏

通讯员:吴合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