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产89重机枪精度远不如美国M2?1100米20子弹才打中人?别瞎扯了
作者@TT33
今日,某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的《看图说话:中国89式12.7mm重机枪的精度到底是什么水平?》、《89式重机枪“削足适履”未来中国军队还需要中口径机枪》、《勃朗宁M2重机枪精度有多高?与巴雷特M107大狙一较高低》等几篇微信推文,在军迷圈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一系列推文中,文章作者H声称:
“巴雷特M82在1000米左右精度可以达到1~2MOA,M2HB可以与之抗衡,想必它的精度应该与之相当。而中国89式重机枪在400米距离上的精度已经达到6.4MOA的水平,两者的差距过于悬殊。”
而在该文章的评论区中,作者H又声称自己在10月27日的文章中的计算才是正确的,89机枪的“单发”精度是400米39MOA,而不是自己前文所说的6.4MOA。
并且,在一篇文章中,H声称,89机枪在1100米上,要20发子弹才能打中人体。
尽管H的话有些前后矛盾,但这些微信文依然在军迷圈“炸开了锅”。一些人不仅好奇,我们设计于1989年的89式机枪,精度居然不如M2HB这种设计于1933年老古董?而一些人,则开始大骂国产武器。当然,也有人指责H主观臆断,歪曲事实。
那么,事实到底是怎么样的?89式机枪的精度是不是那么不堪?今儿,咱们就来理理这场国产武器的大案,看一看到底是谁在说谎。
本文将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其依次为
一、M2HB机枪(后文简称M2)精度真的那么高?能和巴雷特M82抗衡吗?
二、89机枪的精度单发精度真的那么差劲?400米39MOA?
三、到底谁在说谎?为什么
M2精度有多高?
我们首先看一看这句话:
“巴雷特M82在1000米左右的精度可以达到1~2MOA,M2HB可以与之抗衡,想必它的精度应该与之相当。”
我们都知道,枪械的精度,分为单发精度和连发(点射)精度,在不同的射击模式下,射击精度自然是不同的。枪械的后坐力会破会初始的射击姿态,导致下一发枪弹的产弹着点偏移,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任何一个玩过射击游戏的小伙伴们都能明白。
既然如此,我们先看看M2机枪的单发精度。
首先我们说一下结论,M2机枪的单发精度,确实不错,但能与M82的1-2MOA的精度抗衡,则是不可能的。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终极狙击手》这个系列视频,但实际上,还有一本名为《终极狙击手》的狙击战术教材。在这本书中,笔者发现了关于M2重机枪的单发精度测试,而且是把M2重机枪当狙击枪测试的。
△ 《终极狙击手》译本中给出的M2重机枪的单发射击精度
其实从上图就可以看出,M2重机枪在400码上的表现可以达到3-4MOA的精度,对于机枪而言,这个精度是相当不错了,但它的触发条件,却极为苛刻。
请大家仔细看看下面的话。
《终极狙击手》中,明确记载,射手不仅要用沙袋固定机枪,还只能用“自由后坐”击发,即仅仅用食指和枪械接触击发,还要手动、一发发得装弹射击、装弹的每个细节还要完全相同。此外,还要拉大射击间隔,避免枪管因为连续射击而发热。
这样的高精度,又有什么意义呢?
此外,有趣的是,《终极狙击手》记载,根据五十年代的美军测试,即便是加装有光学瞄具的M2重机枪,精度也在8MOA的样子。
8MOA的精度已经相当惨了。
这个精度甚至还比不上被广大网友黑惨了的、被黑为“霰弹枪”88式狙击步枪。
当然,5.8口径的88狙打不了12.7口径的M2这么远。
△ 88狙:800米内M2精度还不如我,它能和M82抗衡,我是不是也能和M82抗衡一下?
雪上加霜的是,M2的“狙击方法”,和普通的狙击步枪,也不一样。
对于一般的狙击步枪,哪怕是M82/M107,它们都是抵肩武器,射手像调节瞄准点,只需要稍微移动一下身体,就可以让枪械瞄准目标。
△ 这是M82/M107的射击动作,这枪是抵肩武器,射手的身体控制枪械的瞄准
首先,大家都知道,M2是有三脚架的,它射击时是架在三角架上射击的。
受游戏影响,很多人认为重机枪就是和游戏里一样可以抓着D环(机枪尾巴)随便摇摆,但实际上,机枪远射时,主要还是锁住三脚架射击的,枪械的微调依靠三脚架的高低和方向手轮。
但不幸的是,M2是机枪,不是狙击步枪。
它的方向机(方向手轮)分划,相当粗糙。
M2机枪的方向机上,一个最小单位为1密位。
什么意思呢?
咔嚓一声响,调节1个密位,而在1000米上,一个密位的偏差就是100厘米,而人体的宽度通常为30厘米。
这就好比拿着一个最小刻度为1mm的尺子,量一个0.3mm物体的精确尺寸。
不是不能量,是真的不好用。
至于解锁三脚架的高低锁或者方向锁,自由“摆动”枪械,则是非常困难的。
连个枪托都没有,谈何身体控制呢?
狙击步枪的细微瞄准靠射手的身体。
M2呢?总不能靠一对麒麟臂吧(* ̄︶ ̄)
△ H所发推文中,报道使用M2远距离精确射击的图片。图片中M2的方向、高低机均锁死,所以射手看起来似乎是双手“轻松端起”了机枪
△ 我们日常看到的M2机枪奇怪的射击姿势,都是因为锁死了高低机和方向机,射手也就扣动下扳机而已,姿势并不影响,所以姿势比较奇怪
当然,我们都知道,美军曾用M2创下了不少超远距离狙击的案例。
但有趣的是,这些案例,大多发生在以前。
哪个以前呢?
M82/M107装备部队以前。
原因很简单,以前美军没得选,现在有了一大票专用的.50的反器材/狙击步枪,谁还用M2?
归根到底,M2的单发精度确实不错。
但不错和堪用、好用差别很大。
M2HB可以与之抗衡,想必它的精度应该与之相当。
这个想必,50%都是H一厢情愿的瞎想。
说完了M2的单发精度,我们再来谈谈89重机枪的“单发精度”。
89重机枪的“单发精度”
如果说,H关于M2重机枪单发精度的评价,还有一半是真实的话。
那H关于89重机枪“单发精度”的评价,则完全是满嘴胡话了。
所谓造谣张张嘴,辟谣跑断腿,这篇文章着实耗费了笔者不少时间。
H认为,这份出自于《轻武器设计教材》的89重机枪的射表,展示的是89重机枪的单发精度。
不仅如此,在一些未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精选的评论中,有读者质疑,89式重机枪的快慢机没有单发模式,只能选择保险或者连发射击。众所周知,想在连发射击中打出单发,是非常困难。因此,这个测试必然是连发(点射)而不是单发。
对此,H声称,89式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弹链只装一发弹,打出的单发精度。
当时笔者看到这个截图就乐了。
89机枪的射表从100米到2000米,应有尽有。
请问2000米的测试,是在哪个实验室中测的呢?
从哪里找一个2000米长的实验室呢?
这个造谣可真是不走心啊。
那么,89式机枪的“单发精度”到底怎么样呢?
我们都知道,机枪是一种拿来打连发、火力压制并消灭有生目标的支援武器。当然,大口径重机枪还有一定反装甲的功能。然而无论是哪一个用途,机枪都会以点射的方式发射机枪弹。这是因为,连射可以有效弥补精度的不足。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的“齐射”项目就曾指出,枪械在以点射发射的时候,命中效果是最好的。
至于M2重机枪单发打精度,那才是一种奇特现象。
话说回来,对于机枪精度的测试方法,国军标GJB 3484-1998中早就有明确规定。
我们的89重机枪,那个射表测试的,就是点射精度。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测试整整720发枪弹。
上面的这个表格同样出自国军标GJB 3484-1998。
至此,我们基本上可以搞明白了。
所谓的89重机枪“单发精度”,实际上是点射精度,
我就想问一下H,您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弹链只装一发弹,实验室条件下的单发精度”,到底怎么来的呢?
M2重机枪的连发精度
既然89式重机枪的精度是点射精度,并且我们不考核单发精度,那么拿89式的点射精度和M2的单发精度比,自然是不合适的。
那么,为了公平起见,我们应该拿M2机枪的连发精度,来和89式比一比。
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一份美军军标。
△ 美军标MIL-DTL-001298中对于M2HB重机枪的精度测试方式
在100英尺(30.5米)的距离上,M2机枪的10发长点射,弹丸应该位于一个8英寸(20.3厘米)的圆中。
换算一下,1MOA是1/60°圆的弦长,那么M2的验收要求,大概在26MOA左右。
这个26MOA精度,比89式39MOA似乎要好一些。
但是,请等一等,89式还有一句话要说。
刚刚的射表,针对的是89式重机枪发射89式穿燃弹,但89还可以打54式穿甲燃烧弹。
而89式重机枪,和54式穿甲燃烧弹更匹配一些,射击精度更好。
△ 这是89穿甲燃烧弹的
△ 这是54穿燃的
同样对比400米散步密集界,89穿燃为1.83米×1.31米,而54穿燃为1.11×0.93米,54穿燃在高度、方向上,仅为89穿燃的60.6%和71.0%。
而39MOA的结论,是根据89穿燃(精度不好的那个)得出的。
那如果是根据精度更好的54穿燃来比呢?
但在比之前别忘了,89式枪身+枪架全重为26.5kg,而M2HB枪身为38.1kg,而枪架为20kg,共计58.1kg。
换句话说,M2的重量,达到了89式的2.2倍。
重量对枪械精度的影响不言而喻,如何评价与取舍,看大家了。
到底谁在说谎
在H的文章中,笔者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 老哥真是概率鬼才啊!
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算命中所需弹数的。
这是什么分布模型啊?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分布模型吗?
首先,我们就不说枪弹的散步符合正态分布这个事情了。
△ 所谓的正态分布,就是集中的越集中,分散的越分散。在枪械上,就是靠近瞄准点的弹丸很集中,但远离瞄准点的弹丸很分散。就像班级中,好学生往往考试分数很接近,都在80、90分,但差学生从0分到60分应有尽有。因此既要考核R50/D50,也要考核R100/D100
就算我们假设89机枪在1100米上,50%枪弹在6平方米上的散步是均匀分布,即落在任何一个点上的概率是相等的,而人体的面积是0.6平方米。
但也不能是20发弹丸就能确保命中啊大哥。
一样的道理,掷骰子的时候,123456,任何一个面出现的概率都是六分之一。
那你投6次,就一定能投出6点吗?
一样的道理,投硬币,正面的概率是50%,那你投2次,就一定能投出正面吗?
概率鬼才啊!
基于同样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分布模型,或者叫堆砖块分布模型,H还算出了,89机枪命中2000外立姿目标,需要430发子弹。
所以,我推断,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大学时期一定没学过《概率统计》这门公共基础课,或者上课都睡大觉了。
当时啊,我看H的文章时候,正在打瞌睡,看到H讲20发才能命中人体这,一下就清醒了。
我是被笑醒的。
概率鬼才啊!
并且,H的评论区中,有人留言质疑H的言论,并提出让H站在那试试,而H则表示:你找枪和子弹去,并收到了69个点赞。
所谓越无知越无畏,大致如此。
其实啊,89式在400米上,多少发才能命中人体目标,是有专业的计算方法的,而不是萝卜坑法算面积,在《轻武器设计教材》此书,都写的明明白白了。
我直接放结果了。
在400米距离上,对于面积为0.27米的典型机枪目标(只有H的0.6平方米目标的一半大小左右),89式重机枪需要发射15发89穿燃,或者7发54穿燃。
均非H的20发子弹才能命中。
所以,H可能连《轻武器设计教材》这本书都没好好看,就来造89机枪的谣言了。
其实,我们如果翻一下旧账,就会发现,H一直是一个“有历史的人”,作为一个军事自媒体作者,他勤快、博学、名气大,但更为人知的,则是他爱无中生有,给自己加戏。
在很久之前,一位网友将一个诺基亚电容笔插在弹壳上,并绘声绘色的编造了一个诺基亚指导子弹的图片,来军迷圈中钓鱼。
△ 这是当时网友@ACE联盟发布的图片,下面这两张是后来的
坦白而言,这样的图片迷惑性非常强,当时有很多资深军迷都上当了,成了被钓起来的鱼儿。
上当并不可耻,毕竟这本身并不是一次有恶意的行动,它更像是一次玩笑。
而H,则开始添油加醋地报道这件事。
这件事情自然成为了的军迷圈中的笑话。
对此,H则声称,一些人总喜欢揪着一次失误不放手。
不,你错了,
我们笑话你并不是因为你上当,
这次钓鱼活动太成功了,很多人都上当了,上当不可耻。
可耻的,是你添油加醋的报道。
这个钓鱼活动本就是网友的恶搞,湖南兵器根本不知情,你又去哪里追问的湖南兵器呢?又是哪个湖南兵器的工作人员透漏的新口径呢?
但这个事情并没有让H停下脚步。
△ 比如这个解放军打靶只打100米,出自H
△ 一些高低俯仰的射击常识,到了H嘴中就成了“中国军队最近增加山地射击训练的真正原因”
△ 以及千米狙击417神论,拿一个7.62NATO口径的半自动狙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和5.8口径的95式突击步枪比射程,进而吹捧HK417(吹捧417没啥本质错误),贬低95式(95躺着都中枪,干脆和洲际导弹比射程得了)
又比如在这几篇关于89式重机枪的报道中,H通过公众号后台留言精选权限,在留言区造舆论、带节奏,危险耸听,挑拨国民对于军工甚至是国防的信任关系,制造不安感。
在H的造谣文下,其评论区固然有明辨之声,但更多的是一片哀嚎。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微信公众号也不是,评论区更不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些的造谣和诽谤都不会逃离法律的制裁。在这里,我奉劝一些自媒体人,能靠本事生活的,就不要靠造谣生事。
但除了以上这些,笔者还有想说的话,
所谓流量面前,没有对错。夸大事实也好、隐性造谣也好、半真半假也好、带节奏也好、标题党也罢,这些不过是一些无良自媒体的常见操作手段。
每当谣言传播,我们当然要追究造谣者。
但传谣者的责任同样不可推卸。
一些所谓的无辜吃瓜群众,正是谣言传播的土壤,他们和造谣者一样可恨。
笔者自己曾经亲历过一件事,当时笔者和一群亲戚闲聊,其中一位家长,按辈分笔者还得叫他大爷(关系很远的),他语重心长地说道:
“中国的污染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啊,你看看咱们喝的水,哪怕是过滤过的,烧开的,把红细胞放进去,红细胞都知道吧,就是我们的血,把红细胞放进去,不到十分钟,全部破裂了,诶,中国的污染问题真是太严重了,我都一把年纪了,无所谓了,你们都是年轻人,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太可怜了。”
当时笔者还在上高中,还年轻,当时就指出这个故事有BUG,红细胞不放在有盐分的生理盐水中,而放在清水中,能不破裂吗?
但最终的结果,是我被臭骂一顿。别人训我,就说你大爷虽然说错了,但他的初衷是好的。
后来我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别的不说,就说互联网军迷圈中,这样的现象少吗?
有多少人,拿着谣言当令箭?有多少人,凭着谣言骂人,还骂出了荣誉感和自豪感?有多少人,明明是无知,可恨,还非要去站在道德高地上指责别人?
所谓前几年彻底传开的谣言,什么青岛沿用德国下水道,再大雨也不会水漫金山(德国下水道目前仅存不到3KM在使用),什么日本人买中国煤不用,埋在东京湾海底下做储备(陆地煤会污染大海),什么和绿豆汤可以防癌,福岛核电站炸了以后就没盐吃了,又有哪一个是真的,又有哪一个人不被忽悠惨了?
等到真有人去揭穿他们传播的谣言,他们还会给你扣上杠精和死认真的帽子,再把你一顿臭骂,等到谣言真的被攻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反而会站到另一边,指责当时传谣的人,更有甚至,会极力宣泄道:我的目的、我的本心是好的,你们为什么就揪住不放呢?
本心好有什么用啊?
你们干的都是什么事啊?
排泄物的本质还是五谷杂粮呢!
传了谣言就要付出代价,看一些人说的,倒是辟谣的人该说对不起了。
所谓人,就有劣根,只是,这群人,披上了军迷的外衣。
因此,奉劝一些真正的军迷朋友,保持怀疑和批判精神,努力提高自我知识水平,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建设自己的国家,而不是整天磨洋工推责任,就知道上网骂人,明明是听着谣言骂人,有些人还愣是骂出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多可悲啊!
(全文完)
作者@TT33
本文首发于《晓枪》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