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6月21日消息(记者周然 赵家慧 徐鹏)
仓禀实,天下安。
今年夏收,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张林森家庭农场的示范点小麦单产达到913.18公斤,这是安徽小麦单产首次破“9”。连续三年打破安徽全省单产纪录,“黄淮平原大粮仓”涡阳小麦的“开挂”之旅,也是安徽省对小麦生产精益求精的缩影。
在刚刚过去的夏收中,作为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安徽省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4280万亩总种植面积、约350亿斤的总产量、首次出现破900公斤的亩均单产。安徽小麦的十九连丰,以及展现出来的面积、单产、总产和效益“四增”四大特点,成为保障全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一环。
即便已经连续19个丰年,能做到“四增”也实属不易。
3年来,安徽年粮食种植面积均超1亿亩,高于国家下达的任务,且呈现逐年增加态势。其中,安徽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较2021年和2020年分别增加了10万亩和42.2万亩。“强化藏粮于地,全面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6月14日上午,在安徽省召开的全省粮食安全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郑栅洁强调,要牢牢守住耕地数量、质量双红线。
保面积,并非易事。安徽更是在此基础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到2030年,全省将建成6750万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6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根据测算,高标准农田亩均可节水20%-30%以上、节电30%以上、节肥10%以上、节药15%以上,亩均每年可增收节支约500元。
“良田”的打造,离不开“良种”和“良法”的配套。
“粮食产量的提高,60%-80%源于良种的贡献。没有良种,再好的设备与技术都很难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全国人大代表、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种粮大户徐淙祥对此深有体会。这些年,他的合作社除了引进高产品种,还加快推进自身对种子关键技术的攻关,不少产品在全省广泛推广应用。
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汪建来介绍,当前安徽省小麦品种越来越优、集中度越来越高。2021年度秋种,全省面积达到10.0万亩以上的品种有96个,特别是推广了一批抗耐赤霉病和穗发芽的品种,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良种”带来的效益显而易见。根据安徽省粮食和储备局对淮北、亳州等10个小麦主产区开展调查,今年小麦质量指标和食品安全指标都是近10年来最好的。以农业大区——宿州市埇桥区为例,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郝彩侠告诉记者,当地今年小麦的容重普遍在820g/L左右,最高达到842g/L,超过一等小麦容重标准,是历年未曾有的好质量。
小麦总产高水平稳步提升还得益于“良法”的推广应用。
近年来,安徽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病虫害防控、精量播种、化肥和农药使用等关键技术也广泛应用,小麦生产的均匀度和丰产性水平显著提高。郝彩侠告诉记者,自2021年以来,埇桥区选派省、市、区三级农业科技特派员95名,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同时组织221名农技人员,对遴选出的1156家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规模大户、农业企业开展以“包村联户”为载体的农技推广服务。“大批农业科研人员下到乡里,面对面、手把手去指导农户,为今年的丰收打下了很好基础。”
种植精耕细作,丰收颗粒归仓。今年“三夏”,安徽“火力全开”,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机收率稳定在98.5%以上。按安徽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小麦面积5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都举行了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营造出浓浓的“精细高效、提质减损”氛围。据统计,安徽夏收机收损失率在2%以下,挽回小麦收获损失超3亿斤。
良种加良法,全程机械化。安徽省粮食生产已初步迈入了现代化的标准化大生产。
江淮熟,天下足。
随着夏收圆满收官,粮食收购开启。据记者从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截至6月7日,小麦全社会收购量88.49万吨,新小麦标准品平均价格1.5元/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增加0.3元左右,涨幅28.1%。
这其中,安徽首创的“小麦地图”功不可没。在地图上,可以轻松查阅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各类等信息,吸引了不少省内外企业“按图索粮”“按需索粮”。这让安徽不少农户和企业在麦收前就敲定了订单。在阜阳市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供应茅台酒厂的6500亩酒用小麦迎来大丰收。村党委书记杨坤山回忆道,村里从2018年就开始为茅台酒厂‘订单式’种植弱筋酒用小麦,收购价高达2.25元/斤。“今年亩产达到了625公斤,刨除农资等成本后,预计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万元。”
涡阳县石弓镇李楼村种植大户李文先告诉记者,从传统种粮的亏损到如今的盈利,得益于他与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签订的小麦回收合同。按照约定,李文先去年种上了订单所需的“伟隆169”强筋麦,今年收获时每斤比普通小麦市场价高出0.11元。“我家520多亩小麦,初步预计利润不会低于30万元。”谈及今年的收成,李文先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