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德国

勃肯“传奇鞋床”败诉:德最高法裁定其不具“艺术品”版权保护资格

【欧洲时报2月21日李璟桐编译报道】德国联邦最高法院(BGH)20日作出裁决,认定德国著名鞋履制造商Birkenstock的标志性凉鞋(勃肯鞋)不能被视为“艺术品”,因此无法享有版权保护,判决对这家以舒适脚床设计闻名全球的公司来说是一次重大挫折。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EU)报道,Birkenstock主张其凉鞋不仅仅是功能性鞋履,而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创作,应受到版权保护。该公司希望通过版权法打击市场上那些外观相似但便宜的仿制品。

该公司律师康斯坦丁·韦格纳(Konstantin Wegner)在接受德国公共广播公司(ARD)采访时指出,这款凉鞋的设计灵感来源于20世纪中期流行的“粗野主义”建筑风格,并表示:“我们坚信这是一款标志性的设计。”

Birkenstock创始人卡尔·勃肯(Karl Birkenstock)在1963年首次设计了一款内置鞋床,他在设计中大胆运用清晰简洁的线条和可视化的天然材质于鞋床设计中,最初定位为一款正畸健康鞋——即今天大家熟知的第一款中性风格“MADRID”凉鞋。当时,这种宽大、平底的超前设计与流行尖头高跟鞋形成鲜明对比,甚至在国际鞋展上引发了争议和嘲笑。然而,如今勃肯鞋已成为全球知名的经典设计,被公司誉为“凉鞋界的保时捷”。

最初,科隆地区法院支持了Birkenstock的主张,允许其将鞋底设计视为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然而,这一决定随后被科隆的高级法院推翻。高级法院认为,虽然日常用品(包括鞋履)可能被视为“应用艺术”并享受版权保护,但前提是这些物品的设计必须体现出明确的艺术意图,而不仅仅是工艺制造的结果。

尽管遭遇挫折,Birkenstock仍向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提起上诉。最终,最高法院维持了高级法院的判决。最高法院指出,勃肯鞋的设计初衷主要是为了满足功能性需求——提供舒适的脚部支撑,而非追求艺术表达。因此,Birkenstock未能证明其凉鞋的设计基于艺术考量,无法达到版权保护所需的“独特性”标准。

Birkenstock对判决结果表示失望。公司发言人约亨·古茨(Jochen Gutzy)批评那些模仿者通过低成本生产方式获取利润,认为这是不公平竞争。他强调,许多仿制品由廉价劳动力国家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条件难以保证。

尽管如此,古茨表示,Birkenstock将继续通过法律手段打击仿制品。不过,由于版权保护途径已被排除,公司未来可能更多依赖其他法律工具,例如商标保护或外观设计权。然而,外观设计权的保护期限最长仅为25年,且需在设计公开后一年内注册。对于已有数十年历史的Birkenstock凉鞋而言,这一保护机制已不再适用。

但并非所有鞋履或日用品都无法获得版权保护。据德国每日新闻报道,法国Moonboots(月球靴)和老款保时捷356车型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享有版权保护,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版权保护的有效期通常为作者去世后70年,因此成为许多品牌防止仿制的重要工具。

(编辑:李十)